首页 理论教育 微电影《车四十四》的艺术研究

微电影《车四十四》的艺术研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车四十四》是中国香港导演伍仕贤于2001年创作的作品,片长11分钟,讲述的是一位女大巴司机开着载满乘客的大巴在偏僻路途上的不幸遭遇。图7-8《车四十四》剧照图7-9《车四十四》剧照图7-10《车四十四》剧照图7-11《车四十四》剧照影片最后,青年得知女司机载着一车人将车开下山沟共赴黄泉。

微电影《车四十四》的艺术研究

《车四十四》是中国香港导演伍仕贤于2001年创作的作品,片长11分钟,讲述的是一位女大巴司机开着载满乘客的大巴在偏僻路途上的不幸遭遇。该片艺术表达平实简练,镜头画面精准简洁,以绝佳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想要表达的内容,耐人寻味。影片因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荣获了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入选了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2002年又分别获得了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表扬奖”以及佛罗里达电影节最佳短片大奖(图7-5)。

影片通过描绘女司机行路上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冷漠的社会现实,进而引起观众对社会道德的反思。影片主题深厚,平稳中富于张力,初看起来朴实无华、画质普通,在剪辑上未用任何转场特效,但镜头组接自然流畅,配乐简洁明快,故事的真实感凸显得淋漓尽致。在短短的时间里,将观众的视线全部吸引到了影片的叙事和人们在困境当中所面临的选择上。

影片一开始的场景是平淡而沉闷的公交车上,用了几个简单的固定镜头展现了车上人物的冷漠与萎靡,环境气氛的尴尬和沉闷(图7-6);镜头快摇过一个青年上车,他上车后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透露出与其他乘客的不同,他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女司机与青年的对话揭示了女司机的人物性格。她身着红色外套,谈吐幽默风趣、语言干脆,凸显了积极乐观、干练的人物特点(图7-7);车继续向前行驶,镜头的主要画面从车内转向车外,导演的这种安排预示着新的人物即将上场。镜头中,两个人正在路上等车,其中一人蹲在地上,貌似遇到了危险正等待救援。女司机立马刹车,表情紧张,凸显出又一性格特征——善良,结果上车的两个人居然是劫匪。导演对这两人的一系列行为进行了描绘,前后对比,凸显了劫匪的阴险狡诈。为了刻画劫匪的凶残,导演分别对人物用了仰拍、特写等多角度的镜头。

图7-5 《车四十四》剧照(1)

图7-6 《车四十四》剧照(2)

图7-7 《车四十四》剧照(3)

两个歹徒不仅将票款抢劫一空,还将女司机拖入路边荒草地欲施强暴,然而车上乘客无人出手相救,青年动员无效后,冲到车下要求歹徒放过女司机,结果反被刺中一刀,女司机也未能幸免。歹徒胁迫女司机回到车上继续开车,女司机却将挺身而出的青年赶下了车(图7-8—图7-11)。(www.xing528.com)

全片最好的一个镜头,也是本片的点题镜头,是导演以车外的大远景为视角,从远距离用长镜头表现劫匪强暴女司机以及不远处被刀刺伤的青年动弹不得的场景。不在事发地点前近距离拍摄,而是运用长镜头,以一个冷漠看客的心态来表现整个悲剧的发生过程,这也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核心与重点。镜头的眼光是平静的,但又是极端冷漠的,镜头展示的整个过程也是这群看客慢慢丧失良知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看客的主观镜头,也是观众的主观镜头,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这个镜头的展现,让所有观众都感受这群悲哀的看客的心态,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

图7-8 《车四十四》剧照(4)

图7-9 《车四十四》剧照(5)

图7-10 《车四十四》剧照(6)

图7-11 《车四十四》剧照(7)

影片最后,青年得知女司机载着一车人将车开下山沟共赴黄泉。这里给了青年一个特写镜头,他的脸上露出了诡异的微笑,很多人可能不解,但这正是当代中国小人物的心理特征,也映射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本身,更加深化了主题。全片跳出传统窠臼,用镜头画面真实地讲述了一个纪实性的反思题材,引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