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艺师的行茶礼仪及其重要性

茶艺师的行茶礼仪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行茶中的礼仪,对行茶者的仪表仪态、礼节礼貌都有特殊的规定。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行走的不同方式中,使观众感到茶艺师的肢体语言同茶艺表演的主题、情节、音乐、服饰等是吻合的。

茶艺师的行茶礼仪及其重要性

翻转课堂

问题一:你了解的茶仪有哪些?

问题二:茶艺中有哪些不用语言即可传情达意的动作?

问题三:如何夸赞客人?

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它指导和协调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采取有利于处理相互关系的言行举止。而行茶中的礼仪,对行茶者的仪表仪态、礼节礼貌都有特殊的规定。

一、仪表仪态

(一)仪表

1.得体的着装

着装是仪表、仪容美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泡茶过程中,如果服装颜色、式样与茶具环境不协调,品茶环境就不会是优雅的。品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平和的心态,如果泡茶者服装颜色太鲜艳,就会破坏和谐、优雅的气氛,使人有躁动不安的感觉。因此,茶艺师在泡茶时服装不宜太鲜艳,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另外,服装式样以中式为宜,袖口不宜过宽,否则会沾到茶具或茶水,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觉。

服装一定要注意整洁,挺括无皱折,无污渍、油迹,无破损。皮鞋要明亮,布鞋要保持鞋面洁净。男士袜子的颜色应与鞋面的颜色和谐,女士应穿与肤色相近的丝袜,穿裙子时应穿连裤袜。

2.整齐的发型

作为茶艺师,发型的要求与其他岗位有一些区别。发型原则上要适合自己的脸型和气质,要按泡茶时的要求进行梳理。首先,头发应梳洗干净整齐,发色以自然色为好,发型要美观、大方。其次,应避免头部向前倾时头发散落到前面,挡住视线影响操作;同时,还要避免头发掉落到茶具或操作台上,让客人感觉不卫生。

3.优美的手型

在泡茶的过程中,客人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茶艺师的手上,观看泡茶的全过程,因此茶艺师的手极为重要。作为茶艺师,如果是女士,首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平时注意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如果是男士,则要求干净。

手上不要戴饰物,如果佩戴太“出色”的首饰,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显得不够高雅,而且体积太大的戒指、手链也容易敲击到茶具,发出不协调的声音,甚至会打破茶具。如果有条件,女性表演者戴一个玉手镯能平添不少风韵。

指甲要及时修剪整齐,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可涂有色指甲油

手上不可用化妆品:一则化妆品有油脂,可能会影响到操作;二则化妆品的香味可能影响对茶的品评。

4.干净的面部

面部平时要注意保养,保持清新健康的肤色。在为客人泡茶时面部表情要平和放松,面带微笑。茶艺师如果是男士,泡茶前要将面部修饰干净,不留胡须,以整洁的姿态面对客人;如果是女士,为客人泡茶时,可化淡妆,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喷洒味道浓烈的香水。

5.优雅的举止

举止是指人的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概括为举止。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

对于茶艺师来讲,在为客人泡茶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尤为重要。茶艺师的举止应庄重得体、落落大方,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姿端庄、站姿挺拔、走姿潇洒,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

(二)仪态

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是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使客人在品茶的同时,得到感官享受的重要方面。

1.站姿

优美而典雅的站姿,是体现茶艺师自身素养的一个方面,是体现仪表美的起点和基础。

站姿是茶艺师的基本功。站立时,身体要端正,收腹、挺胸、提臀,眼睛平视,下巴微收,嘴巴微闭,面带微笑,平和自然。女茶艺师站立时,双脚呈“Y”字形,两脚尖开度为50°左右,膝和脚后跟要靠紧,双手相携放于腹前,注意右手握住左手手指,左手指尖不外露。男茶艺师双脚叉开的宽度窄于双肩,双手可交叉放在腹前或自然下垂。

站姿(女)

站姿(男)

2.坐姿

由于茶艺师在工作中经常要为客人沏泡各种茶,有时需要坐着进行,因此良好的坐姿也显得尤为重要。

茶艺师入座时,应略轻而缓,但不失朝气,走到座位前面转身,右脚后退半步,左脚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最好坐椅子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处,穿长裙子的要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身正直,头正目平,嘴巴微闭,脸带微笑,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茶艺师以松开一拳为宜;女茶艺师双膝并拢,或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一直线。

3.走姿

走姿要求上身正直,收腹,挺胸,目光平视,面带微笑,肩部放松,手臂自然前后摆动,手指自然弯曲。行走时身体重心稍向前倾,腹部和臀部要向上提,由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进,行走线迹为直线。

步速和步幅也是行走姿态的重要要求。茶艺师在行走时要保持一定的步速,不要过急,否则会给客人不安静、急躁的感觉。步幅是每一步前后脚之间距离,约30厘米,一般不要求步幅过大,否则会给客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行走时,脚步要轻且稳,切忌摇头晃肩、身体左右摇摆、腰和臀部居后。行走时,还要尽可能保持直线前进。走姿要让客人感到优美高雅、体态轻盈。

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艺师应根据茶艺表演的主题、场地的背景、服饰的造型、情节的配合、音乐的节奏来确定走姿。走姿应随着主题内容而变化,或矫健轻盈,或精神饱满,或端庄典雅,或缓慢从容。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行走的不同方式中,使观众感到茶艺师的肢体语言同茶艺表演的主题、情节、音乐、服饰等是吻合的。

二、行茶中的礼仪

(一)鞠躬礼

鞠躬礼分为站立式、坐式和跪式三种。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

站立式鞠躬的动作要领是:两手相握放于腹前,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俯下和起身的速度一致,动作轻松、自然柔软。(www.xing528.com)

坐式鞠躬的动作要领是:在坐姿的基础上,双手相握,自然放于大腿后部,或者双手相握放于茶桌边缘,鞠躬方法与站立式鞠躬相同。

跪式鞠躬的动作要领是:在跪坐姿势的基础上,双手相握,放于大腿上,鞠躬要领与站立式鞠躬相同。

根据行礼对象的不同,鞠躬礼分“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在站立式鞠躬中,“真礼”要求行90°礼,“行礼”行45°礼,“草礼”弯腰程度小于45°。

在坐式鞠躬中,“真礼”要求头身前倾约45°,“行礼”头身前倾小于45°,“草礼”头身略向前倾。

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双手放于膝上,上半身向前倾,同时双手向前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呈“八”字形,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隙,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动作与“真礼”相似,头身前倾角度小于“真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行“草礼”时,头身前倾角度更小,仅指尖着地即可。

鞠躬礼(女)

鞠躬礼(男)

(二)伸掌礼

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礼。当主泡助泡之间协同配合时,主人向客人敬奉物品时都常用此礼,表示的意思为“请”“谢谢”。当两人相对时,可伸右手掌对答表示;若侧对时,右侧方伸右掌,左侧方伸左掌对答表示。

伸掌礼动作要领为:五指并拢,手心向上,伸手时要求手略斜并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有力,同时欠身并点头微笑,动作要一气呵成。

伸掌礼

(三)叩手(指)礼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古时叩头又称叩首,以“手”代“首”,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早先的叩手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叩手(指)礼动作要领:① 长辈或上级给晚辈或下级斟茶时,下级或晚辈必须用双手指作跪拜状叩击桌面两三下;② 晚辈或下级为长辈或上级斟茶时,长辈或上级只需用单指叩击桌面两三下表示谢谢;③ 同辈之间敬茶或斟茶时,单指叩击表示“我谢谢你”,双指叩击表示“我和我先生(太太)谢谢你”,三指叩击表示“我们全家人都谢谢你”。

叩手礼

(四)寓意礼

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礼节动作,在冲泡时不必使用语言,宾主双方就可进行沟通。

常见的寓意礼的动作要领如下:

(1)“凤凰三点头”:即用右手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欢迎。

(2)回旋注水:在进行烫壶、温杯、温润泡茶、斟茶等动作时,若用右手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回旋注水,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

(五)握手礼

握手强调“五到”,即身到、笑到、手到、眼到、问候到。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为:贵宾先、长者先、主人先、女士先。

握手礼的动作要领:握手时,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上身微向前倾斜,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象相握;眼睛要平视对方的眼睛,同时寒暄问候;握手时间一般以3~5秒为宜;握手力度适中,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握手的禁忌为:① 拒绝他人的握手;② 用力过猛;③ 交叉握手;④ 戴手套握手;⑤ 握手时东张西望。

(六)礼貌用语

1.问候语

标准式问候答用语:“你好”“您好”“各位好”“大家好”等。

实效式问候语有:“早上好”“早安”“中午好”“下午好”“午安”“晚上好”“晚安”等。

2.应答语

肯定式应答用语:“是的”“好”“很高兴为您服务”“随时为您效劳”“我会尽力按照您的要求去做”“一定照办”等。

3.赞赏语

评价式赞赏用语:“太好了”“对极了”“真不错”“相当棒”等。

认可式赞赏用语:“还是您懂行”“您的观点非常正确”等。

回应式赞赏用语:“哪里”“我做的不像您说的那么好”等。

4.迎送语

欢迎用语:“欢迎光临”“欢迎您的到来”“见到您很高兴”等。

送别用语:“再见”“慢走”“欢迎再来”“一路平安”等。

与客人谈话时,拒绝使用“四语”,即蔑视语、烦躁语、否定语和顶撞语,如“哎……”“喂……”“不行”“没有了”,也不能漫不经心、粗音恶语或高声叫喊等;服务有不足之处或客人有意见时,使用道歉语,如“对不起”“打扰了……”“让您久等了”“请原谅”“给您添麻烦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