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丰富手工制作活动内容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丰富手工制作活动内容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在各种可塑性的媒介材料上,借助双手或工具,运用剪、撕、贴、折、接、塑等基本技巧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或平面或立体的造型。1泥工泥工活动是幼儿园手工制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不同的纸张都能成为儿童纸工活动的材料,但需要根据不同的纸工活动选择适合的纸张。不同年龄阶段废旧物品制作的活动内容及指导图8-24废旧物品制作(中班)图8-25废旧物品制作(大班)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丰富手工制作活动内容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在各种可塑性的媒介材料上,借助双手或工具,运用剪、撕、贴、折、接、塑等基本技巧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或平面或立体的造型。手工制作活动具有丰富的实践性、操作性、游戏性,在儿童想象创造的过程中材料变得栩栩如生,不仅可以作为他们的玩具又可以装饰环境,因而深受他们的喜爱。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大致可分为泥工、纸工、废旧物制作三大类,在具体的活动中要注意儿童年龄阶段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材料、工具、手工技巧,让他们在享受手工制作乐趣的过程中提升德、智、体、美的综合协调能力。

1 泥工

泥工活动是幼儿园手工制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泥材料性质的熟悉,掌握对泥塑造的基本技能,选择儿童生活经验中熟悉的物体和场景作为泥工活动的素材,教师通过讲解、引导、示范等方式,陪同儿童体验泥工活动塑造过程的乐趣,通过技能和想象力进行再现和再造。

1)泥工活动的工具材料

自然黏土橡皮泥、纸黏土、面泥、油泥、陶土等都是可供孩子们塑造的材料,但是个别泥材料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方可定型。

泥工活动需要在清洁的桌面上操作,可为儿童提供泥工刀、细绳、牙签、一次性筷子、小木棍等辅助工具。

2)泥工活动的基本技能

①团圆:将泥放置手心,两手配合用力均衡来回转动,使之团成球状体。

②搓长:将泥放置手心,两手相对合拢前后来回搓动,使之形成长条状或圆柱体。

③压扁:将团圆或搓长的泥造型,放置手心或桌上,用手或工具进行挤压拍成扁平状。

④分泥:目测从一整块泥中按照所要塑造物体的结构比例需要,分成若干块用于塑造。

⑤切:用泥工刀将搓长的泥条切割成不同大小的部分。

⑥捏泥:手指相互配合,根据造型需要捏出物体的细节部分的形状。

⑦接:用泥本身的黏性或牙签、小木棍之类的辅助工具将两块泥连接起来。

⑧贴:将小块泥粘贴到大块泥上进行点缀或装饰。

⑨剪:用儿童剪刀将泥剪出需要的形状。

⑩戳:用泥工工具将泥向内刺或压,形成一个凹形的洞。

3)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泥工的活动内容及指导(图8-9至8-11)

图8-9 泥工(小班)

图8-10 泥工(中班)

图8-11 泥工(大班)

2 纸工

纸工是以不同的纸张材料为媒介进行的加工造型活动。纸张便捷、实用、可塑性强,通过剪、折、撕、粘、卷、拼、贴、染等多种方式,就会呈现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变化无穷。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操作的纸材料类型和塑造方式,在游戏造型中培养孩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促进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形成。

1)纸工活动的工具材料

彩色卡纸、皱纹纸、包装纸、复印纸、蜡光纸、宣纸、报纸、瓦楞纸……众多不同的纸张都能成为儿童纸工活动的材料,但需要根据不同的纸工活动选择适合的纸张。

纸工活动常见的工具有剪刀、固体胶、白乳胶、酒精胶、胶棒、双面胶、透明胶、泡沫胶、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

2)纸工活动的表现技法

(1)折

折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游戏,可以从折的活动中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折可以选择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单张纸、多张纸进行,教师要学会基础型的折法,学会分析图例,看懂图例中的各种符号,并能用简练、准确且童趣的语言指导儿童进行折的基础学习,进而进行想象创新。

①对边折:将纸相对的两条边对齐折叠(图8-12)。

②对角折:将纸相对的两个角对齐折叠(图8-13)。

图8-12 对边折

图8-13 对角折

③集中一角折:先将纸对边折或对角折,根据中心线或对角线的折痕,将相邻的两边以折痕为中心折叠(图8-14、图8-15)。(www.xing528.com)

图8-14 集中折1

图8-15 集中折2

④两边向中心线折:找出纸张的中心线,再将相对的两条边向中心线对齐折叠(图8-16)。

⑤四角向中心折:找出正方形纸张的中心点,再将四个角分别往中心点折(图8-17)。

图8-16 两边向中心线折

图8-17 四角向中心折

⑥双正方形:将纸张对边折形成长方形,压出长方形的中线,左右两个角一角向前,一角向后,折成三角形,再从中间撑开、压平(图8-18)。

图8-18 双正方形

⑦双三角形:将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压出三角形的中线,左右两个角一角向前,一角向后,折成正方形,再从中间撑开、压平(图8-19)。

图8-19 双三角形

⑧双菱形:先将纸张折出双正方形,找出前后两片正方形中的对角线,将开口处的一角向相反方向拉开,两边的角向中线压平(图8-20)。

⑨组合折:将数张纸经过相同或不同的折法折叠出所需要的物体各部分,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图8-20 双菱形

(2)剪(撕)

剪和撕是儿童通过手、剪刀、纸反复地练习,协调配合完成的活动。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教师可以安排由易到难、有趣、创意的剪(撕)内容,让儿童通过对手部小肌肉的训练、对剪刀张合的控制、对手眼脑协调配合的提升,来体验剪(撕)活动的乐趣。

①目测剪(撕):儿童在没有事先画好的面状材料上,根据物体简洁的轮廓线,目测剪出或撕出形象。

②依轮廓线剪(撕):儿童在预先画好物象轮廓线的面状材料上,剪出或撕出形象。

③折叠剪(撕):通过将纸张进行有规律的折叠,剪出或撕出预设好的图案造型。

(3)拼贴

拼贴是儿童根据不同画面、不同物象特点,选择各种纸质材料、各种形状用胶粘于面状材料上。

①图形拼贴:将带有图案的图片剪下,重新组织构图,拼贴成画。

②几何图形粘贴:用彩色纸张剪出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组织构图,拼贴成画。

③自然物拼贴:将叶子、贝壳瓜子、蛋壳等生活常见的物体,组织构图,拼贴成画。

3)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纸工的活动内容及指导(图8-21至图8-23)

图8-21 纸工(小班)

图8-22 纸工(中班)

图8-23 纸工(大班)

3 废旧物品制作

利用生活中的平面或立体的废旧物品材料建构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的活动。废旧物品制作的活动让儿童认识更多的材料,懂得区别材料的性质将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同时动手动脑、有计划地构思、取材、设计、制作,综合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更加提升儿童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

不同年龄阶段废旧物品制作的活动内容及指导(图8-24至图8-25)

图8-24 废旧物品制作(中班)

图8-25 废旧物品制作(大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