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普大师经典馆:动物珍话 | 片利共栖与互利共栖的生物关系

科普大师经典馆:动物珍话 | 片利共栖与互利共栖的生物关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片利共栖与互利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合在一起生活,假如一方专赖吸取他方的养分来维持自己生命的,称为寄生生活。但鱼鳍的运动,能够把新鲜海水输送给海葵,身体的美丽更可以引诱小动物给海葵作食物,这样初时虽然是片利共栖,后来便渐渐转为互利共栖了。昆虫的共栖昆虫界中,营片利共栖的例子很多。片利共栖与寄生生活,两者间没有截然的区分,随时有从一方向另一方转变的倾向。

科普大师经典馆:动物珍话 | 片利共栖与互利共栖的生物关系

(1) 片利共栖与互利共栖

两种不同的生物,合在一起生活,假如一方专赖吸取他方的养分来维持自己生命的,称为寄生生活。假如两方都不蒙受什么害处的,称为共栖生活。共栖生活中,又可以分为二种:例如在小灰山雀群中,常常混杂着等小鸟;这是由于食物和习性的一致而起的偶然的共同生活,对于双方的求食方面,都有便利,这叫作互利共栖。又如印度产的一种告春鸟,常常混杂在强有力的尼鸟群中,它们两者羽色类似,那是前者模拟后者的缘故;这样的共栖生活,只是前者获得利益,后者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称为片利共栖。

(2)寄寓与借宿

海边退潮的时候,可以见到藤壶、牡蛎等,附着在木椿或是岩石上,在海底的岩石、贝壳珊瑚等表面,也有无数藤壶、海葵等寄寓着。至于鱼、海鼠、海胆、水母等身体柔软的动物身上,就不会有东西寄寓。因为它们的身体富有弹性,或者分泌黏液,别种动物不容易附着上去。但水螅之类的低等动物,能够附着在鱼类或鲸的身体上。鲸的体表,附着一种大型的藤壶;附着在海龟甲壳上的藤壶也是一种特殊的种类。这些都是弱小的动物,乞借强大动物的寓所,除此以外,没有甚么利害关系可见了。

(3)同栖

在他种动物家室中,营寄寓生活的很多。例如沙蚕常常寄宿在贝类的介壳中,甲壳类的蛎奴也有同样的习性。这种现象,究竟是为隐蔽,还是为了获得食物,尚未明白。澳洲著名的三眼蜥蜴巢穴中有海燕和同栖着。这种蜥蜴巢穴内部宽广,宿主常常住在右,寄寓者住在左方。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蜥蜴只允许已经定住的寄寓者和它们的儿女同住;假使遇到寄寓者同族的其他鸟类前来,便用它的大头去闭塞穴口,使它们不能潜入。北美产的某种豕鼠,与一种穴居性的枭同居;穴中又时常有响尾蛇和鼠类借宿。南美的豕鼠,与犰狳和大型蜥蜴同居。非洲的一种岩狸与蜥蜴和獴哥同住。

(4)保护者与被保护者

某种动物,居住在别种武装动物附近,前者是受后者的武器保护的。对于管水母及其他水母,往往有特殊种类的小鱼,和它一同栖息着。因为水母类身上具有毒刺,所以小鱼可以避免其他动物的攻击,得到安全的保障。至于水母的一方,是没有甚么利益可得的。赤色的珊瑚群中常有赤色的小鱼同栖。两者既然同色,小鱼获得隐蔽的利益,又可以受珊瑚毒刺的保护。与黄蚁共栖的蟋蟀,身体也呈黄色;这种黄蟋蟀,不仅受到蚁的保护,并且从蚁得到食物。印度洋中有一种小鱼,与海葵同栖;遇到敌害追击,便隐伏在海葵的触手内,或者蹿进体腔里面。这种鱼和黄蟋蟀相同,不仅受到海葵保护,同时还采取海葵的食物残屑。但鱼鳍的运动,能够把新鲜海水输送给海葵,身体的美丽更可以引诱小动物给海葵作食物,这样初时虽然是片利共栖,后来便渐渐转为互利共栖了。 (www.xing528.com)

(5)海底的大花园

深海底,珊瑚好像树林一样,其中生活着种种鱼类、贝类、虾蟹、蠕虫、海胆、海星等小动物,很像地面上的花园。这种动物的美丽奇异,比鸟和蝴蝶更有趣味,为什么会有这样富丽妍艳的色彩呢?粗想起来,茫然不能索解。实则是一种警戒作用。珊瑚虫的群体,对于前来游猎的鲨鱼、章鱼等强大动物,具备抵御的武器;小动物也具有警戒色,助长珊瑚的威势,于是受到保护的实惠,可以安全生活。

(6)昆虫的共栖

昆虫界中,营片利共栖的例子很多。像蜣蜋和埋葬虫的身上,都寄宿着一种不生翅的壁虱,它们在地上觅食的时候,壁虱也走到地上觅食;约当宿主已经食饱,快要飞走的时候,壁虱就回到宿主身上,以便一同飞去。一只壁虱,附在蜣蜋和埋葬虫身上,不会感到什么重量。如有数只或数十只,积微成著,就不免使宿主不胜负担,甚至使它陷于死亡。这虽然不是寄生,但因为妨害运动的结果,得到与寄生同样有害的结果。

(7)共栖还是寄生

海生动物潜伏在海绵和万勃卒的身体里,而受到它们保护的很不少。淡水海绵身体里面有一种锅盖虫潜伏着,它对于海绵的身体有部分的食害现象,这可算是一种寄生生活。蛎奴栖息在介类的外套膜中,当它在外边游息的时候,遇到危险便突然遁入介类的贝壳中,介类能够闭住壳,代它阻止敌害。但蛎奴如有必要时,介类是否能够就把双壳开启,却是疑问。寄寓海参体腔内的小鱼,出入颇为自由,小鱼运动鱼鳍,送入新鲜的海水,对于海参是有利的。巴拿马地方的海边,有一种小鱼栖息在珠母体内;它死亡的时候,偶然会有遗骸固着在介壳上。南美产某种小型的鲶,寄居在大鲶的鳃内,而吸食它的血液,这也是寄生的生活了。欧洲产的鳃内,有一种小鳗寄居着,没有什么加害的样子。片利共栖与寄生生活,两者间没有截然的区分,随时有从一方向另一方转变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