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普信息化:科技馆的维度与表现

科普信息化:科技馆的维度与表现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促进了科普信息化应用的水到渠成。科普信息化的主要途径是建构具有多元机构、群体参与的运营机制,打造有公信力的科普品牌,以确保传播精准度和时效性。

科普信息化:科技馆的维度与表现

2.2.1 科普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以知识、数据、信息为主要资源,以计算机语言数学算法为支撑,以计算机信息处理、加工、分析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信息化的本质就是知识效率化,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提升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生产率不断攀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辅助解决社会生产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使之造福于人类社会。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改变了传统科普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等,这将对未来科普事业发展产生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促进了科普信息化应用的水到渠成。科普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逐步实现科普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精准化的持续转变过程,带动科普工作理念、模式、路径、方式全面创新的“颠覆性”变革。

互联网通过网络链接信息终端实现异地计算机间信息的交换与传输,成为一个集信息存储、加工、服务、传播于一体的技术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集散功能和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基于互联网的科普信息传播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和远程化等特征,并拥有极好的便捷性和集成性,由此成为科普信息发布、科学知识获取以及公众观点表达的公共平台,能够帮助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地点的用户实现科普信息的快捷检索、获取、处理、传送和交流。互联网科普传播突破了传统科普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播手段和形态、传播效率和质量、传播空间和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更加令人瞩目。互联网为当代科普事业发展提出了新需求、新手段,注入了新活力,并将科普事业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2.2 科普信息化的维度

科普信息化是实现科普效率提升,科普覆盖面扩大,促进科普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而科普信息化的维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描述:

(1)科普信息化的目标。科普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使公众主动汲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理性、尊重科学道德等。

(2)科普信息化的内容。科普信息化传播的内容除了要与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水平相适应外,还要满足不同群体对科普的个性化要求,从而提升公众参与科普实践的积极性。

(3)科普信息化的手段。科普信息化的手段则是借助于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以提升科普传播效率。

(4)科普信息化的途径。科普信息化的主要途径是建构具有多元机构、群体参与的运营机制,打造有公信力的科普品牌,以确保传播精准度和时效性

(5)科普信息化的功能。科普信息化的功能是弥补各地区之间存在的信息鸿沟,消弭公众群体之间信息量与质量不均衡的问题,平衡各地区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科普信息化能够提高国民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而国民的基本素质提高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2.2.3 科学普及传播体系

科普传播体系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局限于传播科学知识的信息传播体系。“科普”是一个专有名词,指代具有特定目的和诉求的“科学知识普及事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科普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其逐渐形成了具有互动性的网状科普传播矩阵网络,且规模在不断扩大。当前科普传播体系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受众对象细分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渠道扁平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等特征,信息传递较传统科普更加高效、便捷。此外,当代科普传播已经和其他传播现象一样变得复杂多样,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社会运用、科学发展政策制定等内容,涉及工业制造、农林生态、现代科技、宇宙航天、生物细胞、医疗健康等领域,科普工作需要拓宽服务渠道,积极支持公众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唤醒公众科学意识,发展利用教育和培训、文化设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群众性科普活动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

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围绕科学普及传播者与受众、科学普及和内容、科学普及传播渠道进行分析。

(1)科学普及传播者与受众

科普活动参与主体包括传播者和受众两大基本范畴,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的发展历程。近代科技革命之前,科普活动参与者主要是以个人身份进入传播系统,传播者和受众角色也比较明确。1860年,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工业迅速代替了手工业,科技进步和发明进入人类文明的第一个爆发期,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共同参与到科普中来,科学家群体特征逐渐显现。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高度职业化、制度化和建制化,科普活动参与者带有了更强的组织背景,专业化组织机构成为科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进入20世纪之后,职业竞争程度提高以及科技专业化带来的科普难度增加,这两个方面的压力迫使科学家群体慢慢退居科普“幕后”。与此同时,大众媒体、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开始介入科普领域,并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由此,在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普传播关系趋于复杂,参与主体多元化,科学家群体、公众、媒体组织、政府部门、工业机构、专业组织组成了一个活跃的互动传播网络。专业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点,在当代社会的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当代社会结构中政府部门、私营部门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它们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例如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这一类组织在从事公益性活动时,通常都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因而它们非常重视科普传播和品牌宣传。

当代科普模式下,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客体也不再限于科学工作者以外的公众,且主客体发生相互转化、渗透,科普主客体关系复杂化。当前科普主客体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单向线性关系,而是发展成为复杂多变的动态多元网状结构关系。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求知”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因此科普受众群体也不断扩大。受众群体的扩大一方面体现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科普活动中,科普受众的人数大幅扩展,科普覆盖面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科普受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层次开始多元化,许多科学工作者在某一领域是科普传播者,而在其他领域又称为受众,主客体不断变化,趋于复杂化。

(2)科学普及传播内容

“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体现了中华民族探究自然奥秘的精神,其功有渐,意诚心正。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自然科学方面的代表作《开工天物》发表的初期轰动全欧洲,在日本思想界兴起“开物之学”。由于晚清统治者的愚昧守旧、不思进取,使近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竞争中被彻底击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意识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非自愿性引进西方科学,但仅限于洋为中用,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使得中国民众专注于接受科学知识,但忽略了科学方法、精神、思想的吸收,甚至经常曲解和滥用科学方法、精神思想。

1996年,从首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召开到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纲要》)颁布实施,科普工作列入党和政府重要任务,《纲要》提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和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发展了科学传播,深化了多元主体的互动性和科学的多元化,科学普及传播内容涉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哲学的角度看,《维也纳学派哲学》解释科学主要就是自然科学。而科技知识主要指科学技术领域各行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系统知识,技术是反映在发明专利、设计创造、管理组织、服务推广中的系统知识,可用于制造特定产品、应用某种生产工艺。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传播科普。科学技术的知识性决定了其技术可传播性。技术领域内的知识则有实现原理、设计方法、操作标准等不同类型。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被认为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仅代表了这段时间科学家的智慧和品质,更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精神内涵丰富,是积极向上的,其最基本的内涵包括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实践精神、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科学精神具有普遍性的科学规范,不仅要求科学家遵守,也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学习、理解和掌握,并能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

科学方法是服务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工具,是发现科学规律的基本手段,是比科技知识更高级的科学技术要素。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逐渐逼近法、反证法等方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充分的合乎规律性、高度的保真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对科学方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目前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科学思想是在科学知识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科学研究总结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科学现象或更多发现科学过滤的普遍适用的研究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科学思想不同于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也不同于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想蕴藏于知识和研究方法背后而产生的研究理念。根据指导科学研究的隐显状态,科学思想状态分为隐性科学思想状态和显性科学思想状态,隐性状态科学思想是朦胧的暂时无法清晰表达的思想,显性状态科学思想是由科学家加以提炼,并予以清晰表达的具体知识理论,科学思想通常在表达和传播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语言,更适于科普传播,因而也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理解。

(3)科学普及传播渠道

①传统科学普及传播渠道。根据是否具有公共性特征这一标准,科普传播渠道大致可分为两类:前一类包括利用科学教育、大众媒体、基础设施以及群众性科普活动实现的科普;后一类则包括公众群体内利用人际交流途径实现的科普。科学教育是当代科普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拥有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庞大体系,通过系统性的知识传授,能够使受教育者获得某一领域比较系统的知识以及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等。(www.xing528.com)

发达国家科普实践经验看,包括科技类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内的科普设施同样在科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组织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也是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面向社会的大型科普活动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例如,科技周就被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视为进行科普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许多国家都有这类科技周、科学节活动。我国政府部门同样也对这类群众性科普活动给予高度重视,不仅组织有科技活动周、科学周、全国科普日、大篷车、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各地政府、科学机构、科学团体也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②网络科学普及传播渠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普传播手段的变革与发展,因此传统科普在传播手段方面具有其局限性。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媒体传播在科普传播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本身就是影响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媒体在科普传播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科学素质纲要》中,“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一起被列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四大基础工程。

网络技术在科普领域的应用,不但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还扩大了传统科普媒介的影响范围,如互联网将报纸、电视、电影、电台等充分融合,以网络作为枢纽,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形成了更加便利的科普传播渠道。网络科普传播渠道带来了科普传播形式的重大变革,科普传播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音频、视频等,更是出现了各种高参与性、互动性的科普表现形式,如科学实验、观察日记、科普游戏等。网络媒体的巨大优越性体现在多样化科普传播方式带给公众的互动感与参与感,新颖的科普类游戏、视频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使科普事业初步进入了公众参与科学时期。而自媒体时代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为公众参与科学提供了平台,低门槛、高交互性与自由性为公众提供了话语权,也使双向传播更加便捷。

2.2.4 信息化技术创新与科普传播体系变革的内在机理

2.2.4.1 科普的本质是科技信息传播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传播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实力成为国家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向便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无论是线上传播还是线下活动,抑或是沙雕视频、互动H5,或是追热点海报。这些渠道或是形式都是手段和过程,目的就是将信息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协同研究成果远远大于单打独斗,经验主义已经过时,科学研究需要借助新的工具、方法向更大或更小的局域迈进,已进入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未知世界。科学研究在宏观和微观两极上迅速发展,宏观上扩展到星系、黑洞暗物质、暗能量以及宇宙起源和演化,微观上深入到基本粒子层次和量子领域、纳米尺度,技术研究则深入到分子、原子电子夸克或基因层面。

科学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和指数增长发展特征,全面进入大科学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新理论和新技术爆发式增长,科学知识的更新和新旧技术的替代速度明显加快。现代科学技术不但包含了传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还包含了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而且还演化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在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和支持强度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科学向技术、技术向产品的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也使科技与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科学在不断分化中高度综合,各学科是独立却不孤立,科学分支不断发展,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交叉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经过不断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孕育出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学科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学科边界更加模糊,同时也使知识和技术创新模式出现新变化,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方法,集成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由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知识成为公众迫切需求的科普内容,科普的本质更加明确,为了曝光、为了说服、为了交互,在后真相时代,态度和观点的感染力能够快速引导价值判定,伪科学需要澄清,知识应广为传播。

2.2.4.2 信息化技术创新促使科普传播要素重构

(1)科普主体与客体的转变

信息化科普时代使得科普的多元化主体与客体的诞生及关系变得复杂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科协及科技工作者,如科学家、科普人员等。但信息化科普时代,除了政府仍然是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之外,媒体、企业、个人等也相继成为不容小觑的科普主体。

进入信息化科普时代后,由于科普主、客体的关系受到科普传播模式的影响而开始相互转变,受众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互联网等新媒体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使公众同时实现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科普,即受众与科普系统内各个要素构成了非线性关系。基于此,科普新受众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受众构成的多元化。由于科普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受众群体则不断扩大。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受众不断增加,使科普受众的构成不断复杂化。特别要提到的是,科学家群体,“科学家在他本专业之外正在变成一个外行”,他们和普通大众一样也渴望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另一方面,受众在科普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受众在科普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而这种自主权赋予其信息选择权。受众的地位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转变成为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的地位。然而由于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水平还未达到理想状态,只有小群体的受众能够选择科学有效的科普资源,因此我国当前科普主体的地位还需要明确。

(2)科普内容更新

技术创新手段及效率的提升使得科普信息的获取和储存更加便捷、高效,传播覆盖面更广,从而使信息化科普的内容具备海量性的特征,这也是其最显著特征。

①科学信息的多渠道传播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提供了便利。科学信息可以发布在不同的科普网站、科普App、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科普平台,这为公众的阅读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大开阔了科普传播的覆盖面。不同的科普主题,从网站、App、论坛、自媒体平台到个人,都可以对科普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对科普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也是科普创作的一种,除了将科普信息进行二次文字创作之外,还有将科普信息制作成动画、视频、音频甚至科普类游戏等。这种科普信息的二次加工赋予同一种科普信息多种表现形式,也可以面向不同人群进行科普,且达到相同的科普效果。

②科普内容的重心向信息科技进行转移。科学技术的知识性决定了科学技术具有可传播性。科学领域中的知识有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理论或已获得某种承认的科学假说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科学理论。技术领域内的知识则有原理知识、设计知识、操作知识、标准知识等不同类型。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体系,仅自然科学一类就包括了数千门学科,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知识被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更替日新月异,竞争激烈,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公众科普需求的重要部分。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公众对其应用产生了巨大科普需求,因此科普内容的重心开始向信息科技转移。

③与传统科普相比,信息化科普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各大科普网站、论坛分门别类设立各种专栏;各类科研组织开始创建自己的科普类网站;各种自媒体科普平台开设个性化推送服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化科普时代的科普体验大幅度提升,不但是科普形式的新颖多样,更体现在“量身定做”的科普活动中,从而满足公众不同科普需求,最终实现科普知识的分众传播和小众传播。

(3)科普媒介融合

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传播技术的变革,从而带来了传统媒体的升级换代。当前的科普媒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媒体,而是信息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推广的发展,是新旧媒体的有机结合。媒介融合已悄然到来,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如文字、音频和视频等都能够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出现了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用新媒体的优势带动传统媒体突破传播手段的局限,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创新的立体传播渠道。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普的优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信息化科普工作,如科普网站逐年增加,手机报、微媒体、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等的开发也在兴起。新兴媒介都和之前的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介一样,相互辅助,相互融合,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相互弥补,资源共享,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带给人生动有趣的娱乐享受。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飞速发展,使众多媒介进行融合,使多种媒介的感官价值聚集到一个焦点,博釆众长,即多媒体传播。多媒体传播的实现,促进了科普传播形式创新,为科普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科普正在进一步利用新媒体作为有效传播手段,加强对科技信息的分众传播,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科普信息资源的挖掘、加工和分享;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满足公众细分的科普个性化需求。运用人工智能、全息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促进科普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科普与艺术的结合、科普与人文的结合、国内与国外的结合,增强科普的开放性、参与性、体验感和游戏化。

(4)科普传播效率提升

显然,信息化科普的传播效率较传统科普是大大提升的。网络科普的实现在科学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规模及覆盖面方面有着巨大进展。科普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科普App等传播方式具备了网络科普传播双向性、海量性及便捷性的特点,并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体系——多媒体矩阵。当前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报纸、电视及互联网,而2015年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学信息的第一渠道。同时,有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有50.7%的公众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相比较于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公众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4.1%,超过电视等其他传播渠道,成为最受公众喜爱的传播渠道。在传播速度、传播规模及覆盖面巨大提升的同时,信息化科普的传播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信息化科普比传统科普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吸引公众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将一些图像、影音、音频数据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然后通过网络传播;而信息需求者则通过各种终端获取信息。在当前科普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视频作品,如纪录片、动画片、视频讲座等,这是因为将资源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可使科学信息以一种更加直观、全面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能够保存信息的真实性,也能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通过利用受众的视觉,为受众展示生动、活泼的科技知识,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真实和生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科学传播的说服力,提升了科普传播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