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科技馆系统详解-科技馆与科普信息化

智慧科技馆系统详解-科技馆与科普信息化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5.1.2微信票务系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线购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信票务系统的开发基础是我国微信庞大用户量和频繁的使用率。

智慧科技馆系统详解-科技馆与科普信息化

5.5.1 票务系统

票务系统线上系统与票务系统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和桌面、移动的立体式购票、订票服务,本节重点介绍电子票务。

5.5.1.1 RFID电子门票

电子门票是一种将智能芯片天线嵌入纸质门票或PVC卡等介质中,用于快捷检票验票并能实现对持票人查询管理的新型门票。其核心是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具有一定存储容量的芯片,将这种芯片和特制的天线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封装在特定的票卡中,即构成了电子门票。

RFID电子条码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发展,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之一。近年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各领域显示出了大规模发展的态势,RFID门票即为标签的一种表现形式。RFID系统由读写器及天线和标签构成,RFID标签如果按频段分类,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标签,相应的典型频段分别为125kHz、13.56Mz、923.5Mz和2.45GHz。如果按数据传输的形式分类,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标签,主动式即为有源标签,典型的频段为2.45GHz,被动式为无源或半无源标签,频段包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如果按标签内是否有电池分类,可分为无源、半无源和有源三种标签,无源标签的状态激活和数据传输的能量全部来自读写器,所以也叫被动式标签,半无源标签内的电池只起到救活标签的作用,并不给数据传输提供能量,而有源标签则与无源的正好相反,所以也叫主动式标签。

电子票务系统是一个网络构架系统,由票务系统、检票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售票系统负责制票,包含零售票、团体票、会员卡、免费票、预打票等制票模块,退换票、结账统计和查询等管理模块,自助售票系统。

检票系统通过条码及RFID自助式的通道检票、条码及RFID无线手持机检票。

后台管理系统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售检票数据查询,在馆人数实时监控,自动务报表,票种设置、检票通道设置、星院场次设置,卡务管理等系统参数维护。

票务网络平台的信息传输由无线和有线局域网共同组成的专网完成。

电子票务系统的优势在于安全防伪、实期数据交接、自动结算统计,门票功能的拓展性强并可实现观众自助售检票。在科技馆中,电子门票更凸现其自身的功能优势和高科技特点,更好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可以轻松地与展品结合,不但增强展品的互动性、趣味性,而且能实现客观的展项评估、观众调查分析等业务功能。

5.5.1.2 微信票务系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线购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信票务系统的开发基础是我国微信庞大用户量和频繁的使用率。微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消费群体,而且微信使用频率很高。智慧票务解决方案以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支付为基础,提供包括“微信扫码购票+微信支付+公众账号服务+社交传播”的能力。

微信智慧票务流程以微信为工具,在“售票前、售票中、演出前、演出后”各环节建立起连接,同时,基于微信支付为商户提供基于票务行业配套解决方案,解决支付以外的更多问题。

虚拟票窗加微信支付提供不间断服务,用微信扫描海报上的购票二维码可直接进入购票页面,用户看到海报即可自助实现购票。

二维码票窗可张贴在海报、展架等目标用户容易触达到的地方,也可在线上论坛等进行传播直接产生购买。微信公众号内的菜单可通过客服接口消息或H5页面实现微信商城、门店指引、促销活动、会员服务等信息导航功能。微信客服系统还可以实现顾客在线咨询,引导购买。

微信智慧票务的优点包括:微信电子票核销,无须排队直接扫码入场,虚拟票窗,所见即所得,基于微信订阅、红包、朋友计划、WiFi,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5.5.2 智慧安防综合管理

统一的综合安防管理系统集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紧急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巡视系统、巡检人员报告系统等于一体,可以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与相应的报警联动。当对应子系统出现警情会自动上报,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根据报警联动设置进行报警输出模块(LED、电子地图、声光报警器、监管信息系统等)的联动。

科技馆智慧安防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可视化的应用和操作,如发生报警后,电子地图自动显示报警位置,并联动周边监控图像,关闭附近门禁通道,同时进行报警信息广播等。同时,可进一步利用三维实景地图实现更加形象直观的“可视化指挥调度”。三维实景地图是基于实物拍摄、数据抽象采集技术实现的,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拍摄,通过数据库和地图上每个具体地点联系起来,获得这个区域的实景地图。建立三维实景科技馆地图,平台可将所需要的警用设施、警力、监控点以及通过RFID将人员的动态位置状态等信息和资料直观、形象地在三维实景地图上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实现更真实的“可视化”指挥。

5.5.3 运营智慧决策调度(www.xing528.com)

结合科技馆的定位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科技馆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科技馆运营指挥中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科技馆海量信息一网打尽,通过智能化的分析,为科技馆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实时了解科技馆状态,对科技馆的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科技馆五大体征进行巡查、监测、预警、分析、评价、服务的全周期管理,解决综合管理难问题。

5.5.4 智能导览系统

语音导览机是一种讲解专用设备,挂耳收听,蓝牙连接,自动感应,自动讲解。它可以把展馆和陈列展示的物品表现出来,使陈列延伸得更加生动,观众在边看边听中,汲取知识,了解内涵,享受文化。许多游客和参观人员,在游览和观赏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展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众多本该驻足观赏、细细品味的人文历史景观等往往是走马观花、视而不见,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既来之,则观之、赏之、品之、思之,这才是游览观赏的价值所在。

智能电子导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借助便携终端上网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主动感知游客、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信息,智慧推送实时需要的资讯并提供服务,提高智慧旅游体验。展馆配置导览机后,根据实时定位在到达展馆内接收到感应信号,自动电子解说播报。扫描景点内二维码获取景点介绍播报,游客们可以轻松享受不同展馆展品免费介绍,有效引发共鸣、睹物思情、浮想联翩,展品的丰富内涵在讲解中得到了升华。早在几年前,智能导览机就在发达国家博物馆及旅游景点盛行。近年来,我国的景区及文博展馆、科技馆开始普及,语音导览服务作为一项必备的新型服务设施已是景点、科技馆服务手段的一个亮点。

5.5.5 启动建设信息服务云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内容信息、应用端、传播网络、服务云为基础,想方设法使得信息汇聚,以强化信息汇聚生产和落地应用为目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创新信息化产品。科技馆可采用“云服务”机制,避免出现科技馆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与运行方式,由科协信息中心向整个科协提供统一的“云服务”,从而获得更具价值的“大数据”。

现代科技馆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馆工作内容及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与更新,加强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拓展科技馆教育职能,进一步丰富内容展示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使得社会大众全方位、随时随地都能够通过网络了解与掌握科技馆展览展示内容,进一步丰富自身科普知识。

5.5.6 应用物联网技术综合管控

RFID也被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须接触便能够识别,目前该技术已经普及于科技馆中。该技术先进性特征突出,其能够通过无线射频对特定物体进行准确识别,并有效储存与检索相关的有价值的数据。在科技馆信息化建设中采用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科技馆服务水平,并且有效避免了公众盲目游览的情况。当参观者进入科技馆,信息化管理系统便开始运行,带着RFID技术的门票便将参观者游览的信息如实记录下来,这些信息便是科技馆调整参观方法及内容的依据所在,从而有效避免盲目参观,适当缩减参观人流量较少的项目。另外,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还能够进行个性化互动,例如为每一位参观者准备个性化的欢迎词等。RFID技术的扩展功能显著,在科技馆信息化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FID技术可以接入视频监控、车辆管理、RFID人员动态、入侵报警、身份识别、安全检查、出入管理、环境态势等系统;对系统进行集中展示和远程管控;实现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改变传统的科技馆安全检查模式,形成发挥科技馆主体责任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新理念。

5.5.7 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中,应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其中,贯彻执行“超现实体验、多感知互动、跨时空创想”的原则,建立在线虚拟现实科技馆、流动虚拟现实科技馆、实体虚拟现实科技馆等,并创设出丰富多彩的互动场景,使得社会大众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突破信息传播时空限制,有力地激发社会大众的想象力创造力。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创建数字科技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互动与体验,将信息服务同网络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在家上网也能够进馆,进馆也能用网络,靠网上资源来进一步丰富科学内容。

5.5.8 探索微媒体传播新方式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供给能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科普与艺术、人文有机结合,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注重移动端头条推送,瞄准新闻时事,有效组织移动端融合创作,对科技焦点与社会热点进行及时解读。科技馆应全面了解与调查社会大众对微信传播风格与内容的偏向,邀请科技传播界、新媒体界的专家,共同组建专业评委会,对微信推动的内容是否具有影响力、实效性、科学性予以评估。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开展科学传播相关的信息评价与数据共享,探寻一种精准、便捷的有效传播方式。

5.5.9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将科技馆中的“人”与“物”转化为可视化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重要数据实时监控,变量数据全局统计,可预估数据辅助决策,数据集成可视化、图表化。报表设计平台对所有前端采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数据进行图表化显示,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针对资源混乱、信息分散、数据不整、更新不快、支撑不利等问题,应建立完整的科技馆大数据标准体系。数据管控的核心是确保数据的高服务质量。按照数据等级,规范用户使用权限,通过安全监控措施,实现对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而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3D可视化图形展示,通用建模,在3D场景上可实现钻取、联动、轮播、旋转、3D漫游等功能,实现数据可视化分析。

科技馆微信传播应用广泛,截至2020年5月21日,甘肃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关注总人数达227573人。其中,男性关注人数为93212人,约占总人数的40.96%;女性关注人数为134361人,约占总人数的59.04%。在年龄分布方面,18岁以下的关注人数为4968人,约占总人数的2.18%;18~25岁的关注人数为47095人,约占总人数的20.69%;26~35岁的关注人数为81822人,约占总人数的35.95%;36~45岁的关注人数为73579人,约占总人数的32.33%;46~60岁的关注人数为17435,约占总人数的7.67%;60岁以上的关注人数为2630人,约占总人数的1.16%,如图5-2所示。

图5-2 甘肃科技馆公众号用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