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宏猷的22堂文学课:写作层次感的秘密

董宏猷的22堂文学课:写作层次感的秘密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介绍小吃的文章,也就是写“吃”的文章,应该注意如下三点:一是,描写过程的细腻性。阅读这一组文章之后,我们来筛选一下作者在这几篇文章中都涉猎、旁征博引了哪些文献或者说民俗史料以便有力地支撑他所赞扬的那些深受百姓欢迎的小吃及其特色。作者写小吃,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引用了多种史料、多层历史,文章就有了层次感,就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董宏猷的22堂文学课:写作层次感的秘密

(一)

介绍小吃的文章,也就是写“吃”的文章,应该注意如下三点:一是,描写过程的细腻性。尽管我们要求对小吃的制作过程不必那么琐屑,但一定要找准你所要描写的对象的角度,即读者所希望关注的精彩的细部;二是当代小吃所形成的原因,它的历史渊源,这些最好以故事的形式来展现;三是从不同侧面引用行之有效的史料,来佐证某一种小吃受欢迎的程度及原因。

阅读这一组文章之后,我们来筛选一下作者在这几篇文章中都涉猎、旁征博引了哪些文献或者说民俗史料以便有力地支撑他所赞扬的那些深受百姓欢迎的小吃及其特色。

所谓支撑,是说可以从多个侧面来展示小吃的优势以及它深受欢迎的原因,这就像你刻画一个人物,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他的生动的细节以及细部特征,这样才能令人信服,让人久久难忘。

作者写小吃,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引用了多种史料、多层历史,文章就有了层次感,就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二)

第一篇,对于《热干面》的由来,它的成因,读者们一般耳有所闻,作者将这个故事糅合进文章当中,提升了热干面由来的可信度,其故事的生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本文的优势之所在。但是这样显然还不够,因为这样的故事已为众所周知,是一种共性之所在,要想写出这种小吃的个性来,还是离不开对人的描写,以及人物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不可复制性。所以就有了承接“李包”故事特色的个性描写,所谓“麻子热干面”的个性化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他的热干面,更重要的是他的绰号、他的斑白的鬓发、他的地道的黄陂话。(www.xing528.com)

《魏氏春秋》和《说文》的出现,增强了热干面的史料价值,并增加了文章的理趣和情趣,当这些具有故事形态的史料与文章开篇遥相呼应时,当我们随着呼应的声音回望文章前后密匝匝却显得富有节奏的“针脚”时,我们发现,文章整体的趣味性便从那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字里行间跳荡了起来,氤氲成热干面的味道,让你的口舌,沉醉于想象的空间。

如果说这一组散文中每一篇均有精彩的细节及精彩的故事,那么,这些细节与故事实际上都远远超越了小吃本身所拥有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小吃拥有故事性、史料性,那些精美的制作工艺,便被顺理成章地融合进了故事与史料所构成的沧桑的历史空间,而成为一段具有生命价值的记忆,为百姓所牢记。尽管故事与史料的内涵在百姓的脑海中逐步被消解,但它所走过的沧桑之路,却承载了故事与史料的精美的情趣。

(三)

《米粉》一文的丰富性在于,一是大量引用史料,每一种史料无不与现如今的米粉口舌之美密切相关,并成为它的不可多得的推手;二是先写米粉制作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其结果是能以其色香味浓重的特色融会于百姓的早点之首选,所谓清汤粉、牛肉米粉、糊汤粉、热干粉等等,不一而足,所谓福庆和、田恒房等等,风格各异。湖南与湖北,滋味相交;“糊汤”与“糊涂”,谐音戏谑。最是描写作者朋友高蕴生先生,让读者感怀,此公虽已仙逝,却被作者写得生动鲜活,如在目前,“把酒临风,佐炒粉大江之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更为重要的,是以高先生之爱粉爱酒的醉态,侧面烘托了米粉味道的鲜美。细节虽小,其写作技巧的价值不可忽略。

《面窝》一文,稍有点说明文的味道,也就是叙述其制作工艺过程,但更多的,却是将武汉本土的俗语、俚语、谐语贯穿其间,用以烘托面窝的精美与爽口。至于描写“谢面窝”的特色,以及“我”少年时代与面窝的生死情怀,则是以生命的艰辛来衬托面窝的可爱。

此文看上去有点散状,却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看上去作者写了诸多事例,似乎跑得很远,但文章内在的灵魂、即神,却由作者驾驭有方,每一个“形”,都在行走的过程中默默地为“神”服务,并且不动声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