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色彩运用+丰富画面+表达情感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色彩运用+丰富画面+表达情感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色彩的运用是指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黑色在装饰色彩中是很好的衬托色。具体来说,偏向红色、黄色的色彩都属于暖色调,因为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美丽的花朵、高高的楼房、一张奇形怪状的脸等等,使儿童体会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图10-8图10-9课例《制作色彩饮料》——体验间色的形成用红、黄、蓝,水粉色制作各种饮料水。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色彩运用+丰富画面+表达情感

色彩的运用是指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图10-2所示)。

(一)色彩的表情

色彩本身并无表情,但人们在感受到某种色彩时往往会产生某种相应的心理感受,即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和感受,使色彩具有一些表情、象征、冷暖的特征。

白色。光明的象征,明亮、干净、朴素、雅致。在西方,白色表示纯洁;而在东方,白色一般代表丧色。

红色。兴奋与欢乐的象征,革命的象征。具象的可联想太阳、红旗、火、血等,预警或报警的信号色。

黄色。秋天丰收的象征,给人以光明、辉煌的感受,具象的可以联想到秋菊、向日葵、帝王的服饰,宫殿与庙宇的颜色,体现华贵、威严。

绿色。春天的象征,生命之色。具象的可联想到树叶、草、大山、绿色信号灯等;抽象的可联想到新鲜、平静、安定等。

蓝色。给人以寒冷、神秘莫测的感受。通常联想到大海、天空、宇宙等。

紫色。给人以高贵、幽雅、神秘、诡异、不安的感受。一些民族把它看作是消极和不祥的色彩。具象的可联想到葡萄、茄子、紫罗兰等。

黑色。给人以捉摸不定、阴谋、不干净的感受。黑色在装饰色彩中是很好的衬托色。具象的可联想到头发、黑夜、墨汁、煤球等;抽象的可联想到严肃、悲哀、稳重、刚健等。

(二)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又叫色性。色彩本身没有冷暖,是指色彩给人习惯上的冷暖感觉和联想。具体来说,偏向红色、黄色的色彩都属于暖色调,因为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偏向蓝色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寒冷、沉静的心理感觉(图10-2)。当然,冷与暖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如以绿色为例,如果绿色中黄色的成分多些,则偏暖;如果绿色中蓝色的成分多些,则偏冷(图10-3)。

图10-2

图10-3

(三)色调

色调是指一幅画面的一个总的色彩倾向性,是由画面中若干块占据主要面积的色彩所决定的。色调运用得好,可使画面变得统一、连贯、和谐。如果把握得不好,很可能使色彩变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这个色调也就是前面讲色相这个概念时所提到的色相基调设计。

(四)学前儿童色彩运用

学前儿童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学习主要经历了按物择色、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上的色彩、色彩的情感表达三个过程。

按物择色是指学前儿童能运用认识的颜色,正确地表达出带有固定颜色的自然物,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着色,如小草是翠绿的、海水是蓝的、云朵是白的等(图10-4);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上的色彩是指通过色彩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表现画面上的各种形象的颜色与画面底色之间的关系,使画面更明亮、生动(图10-5);色彩的情感表达是指运用主观知觉来构成画面的色彩,如用红色表现愤怒时的脸、用白色表现哀愁时的脸、用绿色表现生气时的脸等(图10-6)。

(www.xing528.com)

图10-4 《下雨了》(7岁)

图10-5 《对印蝴蝶》(6岁)

图10-6 《春姑娘》(7岁)

课例 色彩拼贴画《色彩朋友》

教师准备不同色相、明度、彩度的色彩卡片若干,分别剪成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请儿童展开丰富的联想,随意将这些色彩卡片拼摆造型。美丽的花朵、高高的楼房、一张奇形怪状的脸等等,使儿童体会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图10-7)。

图10-7 《一张奇特的脸》(6岁)

课例 彩色染纸——漂亮的手帕

反复折叠宣纸至适当大小,将边角置于彩色墨水中浸染,用棉签点染空白处,小心打开,一条漂亮的手帕就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共同体验色彩碰创的神奇力量吧!(图10-8、图10-9)

图10-8

图10-9

课例 《制作色彩饮料》——体验间色的形成

用红、黄、蓝,水粉色制作各种饮料水。先调出黄黄的柠檬汁、红红的西瓜汁、蓝蓝的海水,再将两种色水互混,怎么一下子变出了绿绿的苹果汁,紫紫的蓝莓汁?试试看你还能变出什么颜色的饮料。(图10-10、图10-11)

图10-10

图1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