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整体感知阶段、形式分析阶段、理解解释阶段和审美判断阶段。要求儿童说出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它并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形式分析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欣赏的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微妙、变化多端的刺激,这不仅需要培育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还需要培育一种对复杂的视觉以及它的深奥意义的整体把握能力。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整体感知阶段、形式分析阶段、理解解释阶段和审美判断阶段。

(一)整体感知阶段

整体感知是指教师引导儿童从整体感受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感觉。要求儿童说出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它并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是儿童自觉地面对作品产生的闪光式的认识。这种印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把儿童带入神秘的艺术世界之门。在整体感知阶段,教师要给儿童以足够的观看欣赏时间,然后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要耐心倾听儿童的讲述,让儿童充分表达。只有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线索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陈述清楚。

(二)形式分析阶段

所谓形式分析,是指引导儿童通过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形式分析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在形式分析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是选择相应的美术欣赏的材料,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同时,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的体验后,真正地理解这些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另外,还可以引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获得对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例如:在欣赏凡·高的作品《星月夜》时,可以让儿童试验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线条来画画,体验线条的运动和变化。在欣赏完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的后期作品后,可以让儿童用彩色纸剪贴各种几何形状。(www.xing528.com)

(三)理解解释阶段

所谓理解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在解释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儿童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同时要求儿童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这幅画使你想到了什么?”“你能说出这幅画的画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你想为这幅画取个什么名字?”

(四)审美判断阶段

审美判断是指欣赏者在审美感受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审美标准,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意向性的认识、评价与判断,是欣赏者对其审美活动的理性回顾和反省。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因此,对学前儿童来说,评价作品不是重点。教师的指导重点宜放在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帮助儿童从多样化的作品表达方式中吸取审美经验,提高其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趣味。如果儿童能够对优秀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之处,说出自己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是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应当说这已经达到目的了。例如对《星月夜》的评价。可以向儿童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你看后感觉如何?”“你是否想把这幅画挂在教室里?”然后,教师总结:“这幅画上的线条流畅、色彩丰富,整个画面看上去非常生动。可见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很认真地思考过,画得也很仔细。今后我们画画时也要自己认真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把画画得美一些。”[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