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开放共享战略性资源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开放共享战略性资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已势在必行。科技报告持续积累所形成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既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真实的信息支撑,又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还能保证社会公众对政府科研投入产出的知情权。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开放共享战略性资源

科技报告是指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科技报告翔实记载了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质是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科研工作者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能重复实验过程、了解科研结果。

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迫切需要进行统一收集和完整保存,最大程度向社会开放并推动共享,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由此,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已势在必行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是推动科研活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制度,其核心在于明确要求财政资金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强制呈交科技报告,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政府科研管理。科技报告一般可划分为专题技术报告、技术进展报告、最终技术报告以及组织管理报告等四种类型。此外,科技报告按照使用范围还可分为公开科技报告、延期公开科技报告、解密科技报告、保密科技报告等。

那么,科技报告与科研档案、期刊论文专利有何不同?科技报告是文献化的科研档案,当科技报告体系建立后,科技报告将会极大地丰富科研档案的技术内容。而论文和专利也是科研项目的产出形式,有专门的公开发行渠道,不纳入科技报告范畴;科技报告详尽专深、随科研过程而产生是对学术论文、专利的重要补充。(www.xing528.com)

科技报告工作的流程可以分为计划、撰写、审查、呈交和交流五个阶段。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且各自分工不同。作为科技报告形成的核心主体,科研人员既是撰写者,又是主要使用人;项目承担单位则是科技报告形成的责任主体,制定科技报告年度计划,督促科技报告撰写、审查科技报告密级,提交科技报告;作为科技报告形成的组织主体,科技管理部门布置科技报告的撰写任务,强制呈交科技报告;收藏服务单位是科技报告形成的管理主体,接收、加工保存科技报告并推动科技报告交流共享;社会公众则是科技报告形成的监督主体。

科技报告的数量、质量不仅反映了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和创新程度,也能验证项目承担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科研工作承上启下的重要保障。科技报告持续积累所形成的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既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真实的信息支撑,又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还能保证社会公众对政府科研投入产出的知情权

科技报告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技报告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表现,是科技计划的重要产出形式。第二,科技报告是国家科技战略基础资源,是科技知识共享交流重要载体。第三,科技报告是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第四,科技报告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科技投入绩效考评的总结展示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