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回流: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相互促进

智力回流: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相互促进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知识型”智力回流为农村社会的进步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再次,“回乡创业型”智力回流对繁荣农村经济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回省、回乡工作和创业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意味着回乡创业型智力回流从涓涓细流有可能发展成社会洪流。推动农村智力回流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农村自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功能。

智力回流: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相互促进

随着传统农业逐步转型而进入知识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时代,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显然,如果农村智力资源基本上呈现输出状态,依靠流动能力相对不足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构成的所谓“993861部队”是无法承担建设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的重任的,这已经引起了部分有识之士的担忧[30]。如何实现农村智力回流,如何让回流智力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应有作用,首先有赖于我们对农村智力回流价值的正确认识。一般而言,农村智力回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价值。

1.智力回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智力回流有利于农村改变单纯的智力和体力输出甚至被剥夺状态,通过农村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富有活力的智力和体力资源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智力回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通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知识型”智力回流为农村社会的进步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中国13亿多人口中有大约9亿农民(这是户籍意义上的农民),这9亿农民构成的农村智力状况是:隐性智力资源在数量上供大于求,表现为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大军,成为社会发展的庞大劳动力蓄水池;但在显性智力质量上(农村人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智力开发和提升严重不足)却又使智力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农村社会基层民主化建设、农村各种组织制度创新乃至文化水平、法制意识的提升等方面的需要。农村智力回流,除了及时补充教师、县乡干部等原有智力资源外,还需要新的“知识型”智力回流,让这些新智力充当农村进步与发展方面的指导者、管理者和建设者,并承担起提高农民素质的现实引领者的作用[31]。

其次,“见识型”智力回流是塑造先进农民的主流群体。农村发展所期待的新一代现代农民应该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业农民。要培养现代职业农民,既需要提高其学历,比如努力普及9年义务教育并提升其质量;也需要有效地增加农民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过社会流动经验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期间,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熏陶,使他们逐步向具有城市文明素养,敢于冲破传统的现代人转化。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数据,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32]。可以肯定,这部分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所产生的智力回流,对推动农村的现代化、法制化、民主化、社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述报告相关研究也表明,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并且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这意味着新一代农民工回乡实现智力回流仍然存在诸多障碍,要靠他们发展现代农业可能困难重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再次,“回乡创业型”智力回流对繁荣农村经济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智力回流的特点是回流者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并且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或凸显出较强胆魄和能力。客观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持续扩大趋势,2002年为9400万人,2003年1.1亿人,2004年1.2亿人,2011年已经超过了2.5亿人。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后,也逐步出现了大量回乡创业者。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相关数据,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比上年下降3.2%,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人员比重的格局[33]。农民工回省、回乡工作和创业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意味着回乡创业型智力回流从涓涓细流有可能发展成社会洪流。(www.xing528.com)

2.智力回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合理转移与分布

农村人力资源如何合理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是合理利用好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推动农村智力回流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农村自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功能。智力回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提高农村人口转移的能力。许多调查都表明,知识、技术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关键所在,初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要远比受教育较少、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容易流出,技术型农民的就业机会也远比没有技术的农民多[34]。通过智力回流,尤其是高层次智力回流,可以使回流智力承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主力,他们不仅可以鼓励和推动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走出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就是最明显的受益者),而且可以帮助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并给农村人口就地转移创造更多机会。

其次,实现伴随性社会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亲戚朋友的介绍、带动。据调查,2004年,33%的农民工是通过自发方式外出就业的,65%的农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35]。农村劳动力的反复回流,就如同滚雪球一样,带动了更多农村劳动力离开了农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即使是钟摆式的智力回流,这些回流劳动力作为智力主体也会激活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这是造成农村社会流动由个别现象演变成社会洪流的重要中介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