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的审美特征:抒情性、造型性与表情性

舞蹈的审美特征:抒情性、造型性与表情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我们说,舞蹈的抒情性特征,是它的本质属性。由此可知,造型性是舞蹈创造美和达到抒情的特有手段,也是使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形式的基本条件。舞蹈动作有高低起伏,动静缓急,带有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的效果,从而富有强烈的表情性,表现了舞蹈的审美过程具有着明显的时间特征。人体是最富于感情的媒介,因此舞蹈是富于感情的艺术。

舞蹈的审美特征:抒情性、造型性与表情性

五、舞蹈的审美特征

舞蹈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要获得舞蹈审美感受,一定要掌握好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强烈的抒情性

抒情性是舞蹈审美的本质属性。舞蹈艺术动态的表情艺术,它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舞蹈是以直观的人体动态形象地表现感情的,因而对生活的再现性差,对感情的表现性强。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强烈的感情喷薄欲出,往往是直接通过人体的动作来表现的。尤其是当语言音乐都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情时,经常“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些难于用语言完全表达,外化为人体的动作,成为最好的抒发情感表达方式,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与渲染,而舞蹈家正是不断挖掘这样的动作,捕捉灵感,使之更为典型化,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可见,舞蹈是为表达人们强烈感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很难用文字、语言等其他形式确切表述的感情。因此,我们说,舞蹈的抒情性特征,是它的本质属性。

(二)流动的人体造型

舞蹈不仅有抒情性,而且有造型性。舞蹈动作是经过集中、概括和美化的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具有典型性的动作,要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因此它必须具有造型性的特点。舞蹈造型使用的是人体及其动作,人体又是一切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同时,舞蹈通过运动的、连续的人体造型创造出动律、韵味、节奏和富于感情及生命力的舞蹈形象,从而勾动了观众的情思,使欣赏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形与神的高度统一抒发感情、反映生活。由此可知,造型性是舞蹈创造美和达到抒情的特有手段,也是使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形式的基本条件。

(三)兼有时空特点(www.xing528.com)

舞蹈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它把人体作为表现的手段,在一定的节奏中连续动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舞蹈造型是动与静的不断重复并不停留在一个固定姿态上,它转瞬即逝,因此能与音乐紧密结合。舞蹈动作有高低起伏,动静缓急,带有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的效果,从而富有强烈的表情性,表现了舞蹈的审美过程具有着明显的时间特征。

舞蹈又是空间艺术。舞蹈表演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作为保证。舞蹈本身所形成的队形、画面、动作等都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表现。舞蹈是以人体作为媒介来表情达意。人体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物质实体,就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空间特征又确定了舞蹈艺术的造型性。每一个静止的舞蹈动作都是一尊动人的雕像。因此,舞蹈与雕塑有相似之处,有人称舞蹈是流动的雕塑,雕塑是静止的舞蹈。静态方面表现为舞蹈画面,动态方面表现为舞蹈流线。

(四)舞蹈艺术的节奏美

节奏美是舞蹈动作构成的基本要素,节奏美是许多表情艺术抒情的手段。在舞蹈中,它组织的是形体动作。舞蹈不能没有节奏,舞蹈的整体要用节奏来组织。不同节奏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不同舞蹈的风格和动律特点,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快速而强烈的节奏多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缓慢而深沉的节奏多表现忧郁、缠绵的感情。因此,节奏是舞蹈的生命,节奏能够赋予形体动作神韵和魅力,增强构图画面的动律感和生命活力。

(五)人体是表达舞蹈感情的媒介

舞蹈把人体作为表现手段,按照有组织、有变化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通过点与线的移动,造成动与静的姿势和形态,给人以多彩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主体美等。人体是最富于感情的媒介,因此舞蹈是富于感情的艺术。舞蹈艺术美的创造离不开人体,美的动作、美的姿态、美的造型、美的表情等都要通过人体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