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教录:名篇《伶官传序》体例融合分析

困教录:名篇《伶官传序》体例融合分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其撰写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一篇序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史论。其中李存勖沉着坚定、果敢智慧的少年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这和《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以三矢为誓物奋力兴国的形象几乎一致。因而,读《伶官传序》是要结合《新五代史·唐本纪》的,因为《伶官传序》就是《新五代史》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事迹就不必在《伶官传》的序言中再反复出现了。

困教录:名篇《伶官传序》体例融合分析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其撰写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一篇序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史论。欧阳修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著名论断,并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告诫当时的统治者。清代沈德潜曾给予此文高度评价:“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高步灜《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也常将此文当作史论文范文来教学,历来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学此文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质疑:《伶官传序》这篇史论文固然非常精彩,但是作为一篇独立的议论文还是有缺陷的,比如他引用的史实的真实性是有疑问的。

这位学生的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一篇史论文,这篇文章引用的史实的真实性确实是有问题的。前人对此已有较多的论述,比如吴小如先生的《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含英咀华:吴小如古典文学丛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一文已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吴先生的文中就提到,《伶官传序》第二段引用的“李克用临终把三支箭作为誓物留给李存勖”的材料引自王禹偁的《五代史阙文》,是民间传说,不完全可信。虽然欧阳修在引述此则材料的时候,非常严谨地使用了“世言”二字。“世言”即世人传言,并不完全可信。这也显示出欧阳修对这则材料真实性的怀疑。但是,以此材料来表现李存勖得天下之前励精图治的形象,从而推出“忧劳可以兴国”的结论,这就不免让结论显得基础不够牢靠了。

其实,若我们仔细琢磨整篇文章的论证结构,也不免会发现其他让人狐疑的地方。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接着以一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者,可以知之矣”一句引出下面两段正反两方面的例证。第二、第三段分别从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对比论证中,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这样的结论。第四段再在此基础上,加强现实针对性,针锋相对地推出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的告诫。以此来看,论证清晰,逻辑缜密,似行云流水一般。但是,细究第二、第三段,就会发现一个小问题。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之时,分为两个部分:第二段为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之前励精图治的表现,第三段前半部分为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之时意气奋发的情态,作者用“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来概括。这两部分都可以统绾在第一段中“得天下”三个字之下,前一部分是“因”,后一部分是“果”。而作者写庄宗失天下之时,只写了他失去天下之时的“意气之衰”,所谓的“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如果按照上文的“因果分类”的话,这里只有“失天下”的“果”,而没有“失天下”的“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从庄宗得天下之前的励精图治和得天下之时的意气壮盛,推出“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的话,却没有办法仅仅从庄宗失天下之时的意气之衰,推出“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或者换句话说,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缺失了记叙庄宗“得天下”之后“逸豫”的具体表现的文字,缺失了这段文字,就使得结论的推出显得突兀不已。

图2-6-1 山西宝宁寺保存的元明时代水陆画,以巫师和伶人为题材

因而,从议论文或者史论文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中例证的典型性和论证的严密度上都是值得商榷的。那么这篇文章怎么会成为一篇经典的文章而流传至今呢?其实,《伶官传序》并不是一篇典型的史论文,而是一篇史论和书序相结合的文章。读此文,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言,是《新五代史》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即使我们将其从《新五代史》这部恢宏的作品中抽离出来考察,也需注意它和《新五代史》其他部分以及《新五代史》这个“母体”的紧密联系。因而,若以史论的标准来简单衡量本文的话,就会同我们的经验相扞格。而若从序言的角度来考察这些令人狐疑之处,如事例的真实性和论证的严密度,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成问题。相反,这篇史论看上去不太典范的地方,恰恰是它独具的特色。

以庄宗得天下而言,表现庄宗励精图治形象的文字可谓多矣!这在《新五代史·唐本纪》有诸多记载。以李克用去世之后,李存勖为父复仇,建立后唐的一段史实为例,《新五代史·唐本纪》(中华书局2016年版)中有这样的记载: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

这段文字写李存勖在面临先王之丧、叔父之难时以迅猛之势攻破梁军。其中李存勖沉着坚定、果敢智慧的少年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这和《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以三矢为誓物奋力兴国的形象几乎一致。但是这段文字表现李存勖励精图治的形象固然不错,若在《伶官传序》中引用的话,就和《新五代史·唐本纪》重复了。于是,欧阳修选择了一段真实性虽有问题,不能载入本纪,但却能真实传达李存勖攻取天下之时精神面貌的传言。传言的细节可能存疑,但精神却是不假。因而,读《伶官传序》是要结合《新五代史·唐本纪》的,因为《伶官传序》就是《新五代史》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以此视角来再考察作者在《伶官传记》中之所以省缺表现庄宗“得天下”之后“逸豫”的文字,先前的狐疑也会冰释了。庄宗李存勖在得天下后宠幸伶人的荒唐行为在之后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中已多有记述。《伶官传》中详细地记叙了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周匝、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荒唐事迹。因此,这些事迹就不必在《伶官传》的序言中再反复出现了。从整个《伶官传》角度来看,这样的省缺不会影响《伶官传序》的论证,自然也不会使得“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的得出显得突兀了。

由此看来,欧阳修选择一段民间传说来表现庄宗李存勖的“忧劳”,省缺一段表现庄宗李存勖“逸豫”的例证,这都和《伶官传序》在《新五代史》中的地位有关。它是《新五代史》中一部分,又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言。因此,再来看学生的疑问:“作为一篇独立的议论文还是有缺陷的。”确实,作为一篇独立的史论文,它是有缺陷的,但是本文恰恰不是一篇独立的史论文,而是史论和序言的融合。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将其作为一篇典范的史论文来教学,恐怕也是值得细细斟酌的。(www.xing528.com)

图2-6-2 李存勖像(清·丁善长《历代画像传》之一)

【附】

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图2-6-3 后唐庄宗像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