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产教融合研究现状调查

国外产教融合研究现状调查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合作教育与学徒制相比于国内对产教融合内涵的诸多研究,国外并没有产教融合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合作教育和学徒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观念的多样性,国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它融合了传统学徒制与蕴含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新式培养方式的优势,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国外产教融合研究现状调查

(一)合作教育学徒

相比于国内对产教融合内涵的诸多研究,国外并没有产教融合这一概念,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合作教育和学徒制。

1906年,美国教育家赫尔曼·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最早明确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思想,其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工程师。后来,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结构式教育策略,它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其学术或职业目标相关领域的有益工作经验学习结合。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的合作教育部认为合作教育理解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的教育项目,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训练,二是在工商业及政府服务部门中积累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实施过程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学徒制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萌芽,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前学徒制主要记载在公元前2100年汉莫拉比王的《巴比伦法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是以养父子关系为基础的。中世纪的行会学徒制逐渐制度化,从业人员被依次分为学徒、工匠和师傅三种。16~18世纪的欧洲,正在经历由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学徒制的发展在国家立法的保障下变得更加规范。众多的新技术新思想在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机械取代人力,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变化使传统学徒制几近崩溃,在夹缝中出现集体商议学徒制。二战之后出现的现代学徒制,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主要代表,更多地开始探求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瑞典学者Allan Klingstrom认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育人方式,它将企业生产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英国学者Jon Whittle等认为,职业院校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顺应自身发展规律与逻辑;二是要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符合。挪威阿格德大学教授哈罗德·克努德森则认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绝大部分取决于相关利益主体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观念的多样性,国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选取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四个国家为典型代表,进行详细阐述与解释。

1.德国双元制模式(www.xing528.com)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与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双元制中包含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一个是企业,肩负实践经验指导的重任;另一个是学校,以向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具有双重身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它融合了传统学徒制与蕴含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新式培养方式的优势,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学生在学校以学生身份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学习实践技能,这种角色互换的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基础培训,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

2.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

美国职业教育以培养“宽专多能型”人才为目标,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企业界与学校二者合作对学生实施职业教育,结合了我国“2+1”模式与工学交替模式的特点,将学生的时间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由学校对学生实施普通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由企业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实际工作获得相应的技能,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特定岗位所对应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美国还存在另外一种合作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它为新企业的成立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同时扶持某些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企业。

3.日本的“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的“产学官”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组织并创办学校,是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特色。“产”主要指产业、企业,“学”主要指学校、科研机构,“官”主要指政府。其中,工学院作为企业办学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由大型企业创设的学校,主要功能是为创办企业培养自身所需的紧缺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也为有技术需求的客户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在时间分配上,企业技能培训占据绝大部分时间,学校教学只占据小部分时间。日本高等专门院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由于高等专门学校具有广泛而紧密的社会联系性,使大多数企业选择将亟待解决的问题交给职业学校,各个学校之间组建“产学官”联合项目,企业与学校双方协作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企业与高职院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双方共同研发项目,由企业承担各种经费支出;②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进校指导教学,企业则邀请校方的“双师型”教师进入企业,以访学的形式促使双方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③企业为学校建立实训基地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如由东芝集团拨款350万美元在川奇建造的技术培训中心。近几十年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法律的出台与完善,保证了产学研长久稳定地发展。

4.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是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中心,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合作伙伴、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模式。为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行业培训咨询机构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具体专业细致的能力划分标准与学校合作开发合适的课程。TAFE模式具有较为灵活的学制,它将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融合、不同性质的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有机融合,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TAFE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下线性教育的禁锢,构建一种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为循环的多重非线性教育模式。因此,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教育,逐步实现了由知识中心向技术能力的转移。在TAFE学院的框架下培养学生,使其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企业工作岗位,在培养学生职业性的同时,破除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相脱节的弊端,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