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升性与回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

上升性与回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说,某单位的王女士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硕士学位,然而她不满足就此停步,又继续攻读,获得了博士学位,最后她带着博士的头衔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王女士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蜕变。[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132页。[3]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114页。

上升性与回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

事物的发展,从纵向上看表现出阶段式、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它的发展并不是由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离开出发点越来越远,和原点越来越不相干的积累过程。[3]在语法中,双重否定就代表肯定,相当于回到原点。但在哲学中,经历了两次否定后的事物并不会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只是看起来像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但却已对自我进行了升级,是站在更高阶段的回复,呈现出阶段式发展的特点。

比如说,某单位的王女士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硕士学位,然而她不满足就此停步,又继续攻读,获得了博士学位,最后她带着博士的头衔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王女士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蜕变。她虽然仍是她,并没有变成别的什么,但她已不再是原来的她,比原来更有知识,更有前程。她就是站在更高阶段的她。她虽然回到了原来的单位,但却是以博士身份的回复,站在了更高的层次上。一个人经历了婴儿——幼儿——青年——成人——老人的阶段,幼儿的自己不是婴儿的自己,作为青年的自己也不是幼儿的自己,但无论处在哪个阶段,却仍是自己,只不过是不同阶段的自己罢了。

总之,事物的发展是这个事物在不同阶段之间的更替,是这个事物一次比一次站在更高阶段的发展,并非它发展着发展着就变成和之前毫不相干的东西了。麦粒长成麦苗,看起来是变成其他事物了,但它仍是麦子,是不同阶段的麦子,具有一脉相承的东西。

事物发展的表现形式,从横向上看表现出波浪式曲折前进的特点。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一帆风顺。从旧事物中发展起来的否定因素,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旧事物中肯定因素的排斥,还要受到其他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否定因素只有经过长期、反复斗争,不断改变双方力量对比,才能促使旧事物中的肯定因素逐渐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后,也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量的积累,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再次出发。所以,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高一阵低一阵、快一阵慢一阵的曲折前进的特点。

事物是向前发展的,从纵向上看,呈阶段式、螺旋式上升;从横向上看,表现出波浪式曲折前进。由肯定到否定,然后对此否定的结果进行再次否定(否定之否定),事物站在了更高的阶段,实现了自我发展。每一次的否定都是扬弃,都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事物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事物经历否定之否定后,才克服了局限性,解决了矛盾,完成一个发展周期。

我们的目标应当是远大的,但远大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大目标分成很多个小阶段去实现,每一个阶段都应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而不是偏离到其他地方去了。远大的目标会有曲折,有时进展会快一些,有些会慢一些,有时还会有所倒退,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巩固、积蓄力量甚至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旧的事物并不是要全盘肯定或否定,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而是要辨证地否定,运用扬弃的观点,既克服、抛弃,又保留、吸收、继承、发扬。新事物改造并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后,必然丰富了自身,也更加胜出旧事物一筹。(www.xing528.com)

【注释】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30页。

[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132页。

[3]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1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