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简明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简明解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则把社会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人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后者专讲人类社会。[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13页。[4]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简明解读

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这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1]这些学说都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我们称这种原始的、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学说为朴素唯物主义。

四百多年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自己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相当于说,我的心就是全世界。[2]这些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由人的精神意识构成的,物质不过是由意识所派生的。我们称这种学说为唯心主义

《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的时候,听见一个僧人说“风动”,另一个僧人却说“幡动”,惠能接口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周围的人都觉得他见识不凡。

惠能说的对吗?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惠能说的不正确。风和经幡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不受人们意识的控制。无论人们意识上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那风、那经幡都存在于那里。在风的作用下,经幡必定会飘动,风的作用力是经幡飘动的原因。

在唯心主义者眼中,惠能是正确的。首先,人们意识中认为经幡在随风飘动;反映在物质世界中,就会有一个经幡在那里随风飘动。心(意识)是经幡飘动的原因,心不动,幡不动。这个说法看似很有哲理,其实很可笑。就好像是说,没感觉到的东西,它就不存在;因为意识感觉到了,所以它就存在了。难道自己眼睛一闭上,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光凭意识本身,连一根稻草也不可能举起来。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关联的吗?它们是变化的吗?它们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流派。

辩证法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通过辩论来证明真理的方法。斯大林指出:“在古代,所谓辩证法,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3]

后来,辩证法一词发生了演变。凡是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也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自身的矛盾冲突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这样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我们称其为辩证法。

凡是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和静止的,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东西的学说,我们称其为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物理后卷》中讨论了所谓超物理科学,这是形而上学思维观点的来源。《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精神层面的道才是本;其他的万物是器,只是道的载体。这就相当于说,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道,是瓶里的酒,是最重要的,其余的都不过是瓶子罢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被称作形而上学,意思是关于精神层面的学说。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彼此间可以组合,形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www.xing528.com)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第二阶段,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大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第二位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代表人物是17世纪的英国人培根,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只要认识自然,就能支配自然,就会有力量。[4]

但形而上学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唯物主义是有缺点的,它将物质世界看成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将一切运动都看成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

19世纪中叶,唯物主义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学说的创建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学说,这句话大概应该是这样:“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是可知的,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体,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内部和外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则把社会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人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这门学说可以用很通俗的话来概括,大约应该是这样:“从阶级入手来分析,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物资丰富程度以及占有和分配这些物资的方式。同时,这些事件也是各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后者专讲人类社会。哲学是塑造科学世界观的学说,也是方法论的学说,可以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智慧之学,受益终生。

【注释】

[1]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23页。

[2]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13页。

[3]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第630页。

[4]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