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广西地税研究报告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广西地税研究报告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省级地税部门也对口成立“重点税源管理处”,设区市地税部门成立了“重点税源管理科”。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提高了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站位。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不同省、市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点主要有:一是基于行政规划和企业分布特点实施差异性管理模式;二是基于纵向提升管理权限、横向明确内部分工的协调合作机制;三是构建封闭式管理品牌等个性服务方式。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广西地税研究报告

1.建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200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省级地税部门也对口成立“重点税源管理处”,设区市地税部门成立了“重点税源管理科”。专门负责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

2.构建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框架体系。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各省、自治区税务机关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政策措施,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风险识别和评估、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等作了明确,同时对大企业经营和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2011年〕》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正式确立。

3.建立了较为完整大企业基本信息库。各级税务部门通过多年来对大企业的税源监控、基础信息采集以及“金税工程”等信息系统建设,能够较为完整地掌握大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组织结构信息、生产经营流程信息、财务核算信息、内外部审计信息、企业纳税信用情况、股权结构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数据信息等。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对大企业的税收遵从和税收风险进行正确评价。

4.签订了税收遵从协议。税企双方从实现征税效率提升和税收遵从度提高等方面约定了彼此的权利与义务。一方面,约定税务机关为大企业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约定大企业要主动遵从税法,及时如实地向税务机关披露、更新纳税相关信息等。(www.xing528.com)

5.开展国际交流与培训。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提高了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站位。包括开展税务审计实务软件操作、风险识别应对、业务骨干专题、税务审计和境外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与管理培训等,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内税收征管论坛活动。

6.各地、市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国内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不同省、市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点主要有:一是基于行政规划和企业分布特点实施差异性管理模式;二是基于纵向提升管理权限、横向明确内部分工的协调合作机制;三是构建封闭式管理品牌等个性服务方式。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例如,北京的“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模式,上海的“两级风险分析监控”模式,江苏的“总部+办公室”模式,浙江的“省局统一分析、分类分级应对”模式,河南的“三级分工”模式,海南的“集约一体化”模式。广西玉林市地税局运用的“5W1H”分析法实施封闭式管理等品牌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