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觅语文深处:走向有声有色

寻觅语文深处:走向有声有色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则故事,大意是某家长带着转学的孩子到于老师处报到,于老师不问孩子学习成绩,只让孩子读一篇学过的课文,听毕,问家长,“孩子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吧,一般考试不会超过八十五分。”支玉恒老师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读书。朗读对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也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爱朗读的、敢于朗读的同学,他的性格一定是热情的、开朗的、大胆的、自信的。

寻觅语文深处:走向有声有色

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则故事,大意是某家长带着转学的孩子到于老师处报到,于老师不问孩子学习成绩,只让孩子读一篇学过的课文,听毕,问家长,“孩子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吧,一般考试不会超过八十五分。”家长惊愕万分,“于老师,您怎么知道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其实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班里语文考试名列前茅的学生不一定是朗读高手,但班里的朗读高手语文成绩都是很优秀的。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学生考试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石岩公学的讲座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常到全国各地去讲课,百分之百是借班上课,深有体会,哪个班朗读好,这课上起来效果就特别的好。如果这个班读,读不上来,说,说不上来(说不上来其实也是因为他读不上来),我的课肯定失败。”支玉恒老师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读书。就学科功能来说,朗读绝不只是把书面文字还原为口头语言,它是整个语文教学链条的中心环节,前面连着识字、识词、识句,后面连着说话和写作。朗读对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也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爱朗读的、敢于朗读的同学,他的性格一定是热情的、开朗的、大胆的、自信的。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学生只有在反复吟诵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才能揣摩出文章思路的逻辑美、文字结构的严谨美,才能品出文中味和文外意。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得从朗读做起,将朗读进行到底,精心培育,用心呵护,让朗读的种子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园地里长叶、开花、结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