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金融产业的成长阶段与特征

数字金融产业的成长阶段与特征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金融成长中十分重要的理论是威廉姆森的“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同样适用于对区域金融成长的分析。量性区间与质性区间的判断是依据金融产业功能实现方面,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贡献程度。随着金融产业量性成长,金融资源总量随时间日益增加。在金融资源量性扩张一定程度之后,金融产业会因创新等因素的介入而进入质性成长阶段。

数字金融产业的成长阶段与特征

张作荣从三个层次对金融产业成长时空运动规律进行了阐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产业成长有序演进规律表明,随着劳动地域分工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成长功能存在着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有序演进的趋势。②金融市场空间运动规律揭示,由于存在金融市场的时序构成和地域分异,资金流空间运动方式和所达到的地理边界自然有所不同。当非均衡经济得到发展时,由资金等若干要素完善起来的金融市场,必然实行梯度扩张和网络扩张。③金融中心区域迁移规律是导致经济活动进行优区位选择的重要规律,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沿着地方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性性金融中心——国际性金融中心的路径进行域内垂直迁移,形成经济要素转换聚扩基地。垂直迁移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引发域内外水平迁移,其结果是改善了区域性或全球性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绝对非均衡向相对非均衡转化。

张凤超(2003)认为,金融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金融产业成长阶段的划分。如果金融产业仅仅属于基础产业,发挥基础保障作用,虽是产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所占的比重较小,则说明金融产业尚处于低级成长阶段;如果金融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份额,则意味着金融产业已经成长到中级阶段;如果金融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居于带头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则表示金融产业已经处于高级成长阶段;如果区域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协调并且无法实现优化,或者金融产业成长的地域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区位优势的消减和产业政策调整的负作用导致金融产业成长的前景黯淡,金融产业将不可避免地衰退,在成长轨迹上标示为后高级成长阶段。

区域金融成长中十分重要的理论是威廉姆森的“倒U形”假说。20世纪60年代威廉姆森提出经济增长的“倒U形”假说,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后期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轨迹为倒U型。“倒U形”假说同样适用于对区域金融成长的分析。如我国学者张杰指出,区域金融增长同样遵循“倒U形”曲线,政府收敛作用的介入,只能修正金融成长的威廉姆森走势(亦使之变得平缓),但不能改变这种走势。殷得生,肖顺喜也引用了这一曲线,论证了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平衡性。从总量、结构上的分析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金融产业成长的内涵和阶段特征,但是还有更能体现金融产业成长的指标,那就是金融产业功能的变化.白钦先、孙伟祖认为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层次性和互补性的特征。虽然金融结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空间布局在各异,但是金融功能却是客观和稳定的,能够准确的衡量金融产业成长。不断提升的金融产业功能是金融产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完备的金融功能是金融产业成长的最终目标。量性区间与质性区间的判断是依据金融产业功能实现方面,量性成长与质性成长的贡献程度。(www.xing528.com)

综上可以得出,金融产业功能实现途径之一就是金融产业量性扩张,表现在量性成长指标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金融资源总量对经济总量的贡献。金融产业成长首先表现在量的扩张上,即量性指标的放大。随着金融产业量性成长,金融资源总量随时间日益增加。在金融资源量性扩张一定程度之后,金融产业会因创新等因素的介入而进入质性成长阶段。此时,金融产业成长更多地表现在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从而使金融产业功能实现方式得以转换,金融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没有出现报酬递减,而是将边际报酬递增阶段继续维持。一旦金融产业量性成长成为经济增长瓶颈,即金融产业量性成长乏力时,需要通过创新来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即进入了以集约为特征的质性成长阶段。在金融产业成长过程中,无论是量性成长还是质性成长,金融资源总量始终保持了扩张趋势,并且由于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强,金融产业在产业系统中的地位自然越来越重要。结合金融产业成长生命周期,金融产业成长阶段越高级,质性成长的贡献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