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擦拭俚风亮点,探索民俗旅游

擦拭俚风亮点,探索民俗旅游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多数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民俗古物,利用这些民俗古物,可开展四大文化旅游活动。·经济民俗旅游。很多博物馆、纪念馆所在地都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反映地区特色的各种灯艺、山歌、小调、戏剧、曲艺、传说掌故等,都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俗旅游项目。

擦拭俚风亮点,探索民俗旅游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不一样,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些差异。在同一地域内,民族同源、语言相近、宗教和风俗习惯趋同,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相近,这些共同的因素构成了该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本土文化,也即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追求幸福吉祥。吉祥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主题,是人类为生存繁衍共同存在的心理情感和精神追求,它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灵信仰、宗教信仰中衍化而来,积淀着中华民族多层次、多元素、多内涵的共同理想,是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是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大多数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民俗古物,利用这些民俗古物,可开展四大文化旅游活动。

·经济民俗旅游。经济民俗旅游有四个分支:生产民俗、交易民俗(墟场赶集)、服饰民俗、饮食民俗。

·社会民俗旅游。社会民俗,也可称节事民俗,这种旅游除了春节、端午、中秋以外,其他节日如大型游乐节、赶秋节、看龙场、清明歌会、樱花会、油菜花节等都可开展。(www.xing528.com)

·信仰民俗旅游。每逢时令节日所开展的祭祖、拜佛、敬神等活动。

·游艺民俗旅游。很多博物馆、纪念馆所在地都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反映地区特色的各种灯艺、山歌小调戏剧曲艺、传说掌故等,都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俗旅游项目。

上述民俗器物和民俗节庆为博物馆、纪念馆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可能,既可与主题景区(点)进行文化核融合,又可以在外围景区(点)进行打造。通过认真策划、精心运作,将博物馆与文化旅游做大做强,为域内筑起发展高地,产生可持续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