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足希望得到关注的意愿-以德见智

满足希望得到关注的意愿-以德见智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C同学常常在小区里做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虐打小动物、欺负小同学,在家里捉弄弟弟妹妹等,希望引起父母关注。2018.11.15C同学的留言本C同学的爸爸为了让孩子知道家里人都是很关注他的,每天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写作业、谈话。他还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让孩子拿来学校,说是为老师准备的留言本。C同学每天放学都开开心心地把留言本拿到我面前,让我给他留言签名。

满足希望得到关注的意愿-以德见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三层由下至上分别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时时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是如此。有些孩子通过努力获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注,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积极的。而有些没有信心或长期被忽略的孩子,则会选择比较极端和消极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如在家搞破坏,在学校欺负同学,用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或引起别人注意。心理学认为,当孩子的愿望和动机得不到满足,目的不能达成时,会本能地产生挫折感,因此向挫折源发起反击,表现出来就是发脾气或暴力的行为。

我接手一个五年级班级时,学生们告诉我,班里有个C同学很暴力,常常打人,有时连老师也劝不了。一个月下来,我也见识了几次,但我发现我越是生气地批评他,他的脾气越倔。同学们越是不喜欢他,他越要去招惹别人。有时候经过同学身边时拍打一下别人;有时候在老师上课时,他特别爱捣乱,引起教室骚乱,他就开心了;有时候其他班的学生也会来告状,说他在放学路上打人,在小区里打人。这是典型的希望引起别人注意、希望被关注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首先还是要了解其家庭。当我跟家长谈起孩子时,家长也很头疼,说经常有邻居和老师来告状,多说几次也就麻木了,因为自己也忙得焦头烂额,没空管他。原来C同学本来是家中的独子,后来妈妈怀了二胎,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父母的关注点自然到了这对龙凤胎身上,而且妹妹先天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父母为了照顾妹妹更是无暇顾及大儿子。所以C同学常常在小区里做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虐打小动物、欺负小同学,在家里捉弄弟弟妹妹等,希望引起父母关注。而父母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太调皮,每次有事就训一顿或打一顿,从没真正去了解孩子。孩子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学校,他觉得同学们都这么优秀,老师一会儿表扬这个,一会儿表扬那个,而自己却总是被批评,就算他并不是故意把人撞倒,同学也说是他把人推倒的;就算他是为了表示友好而拍人家一下,同学也说他在打人。所以他的朋友越来越少,心里感到很孤独,于是他通过强化自己的暴力行为以寻求更多的关注。

我把我的观察与分析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发给C同学的家长看。因为C同学的家长忙于工作和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没有太多时间来与我面谈。但是其实他们也是很关心大儿子的,只是人人都说他坏,说他暴力,父母也就自然地认为他是坏孩子,放任自流了。看到我的一篇篇日志,C同学的父母很感动,决定和我一起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因为我记录的不仅是孩子的缺点,还有孩子的优点。我的记录不是告状,而是分析某些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其中一篇日志如下。

前几天,C同学当着我和数学老师的面打了别人,看他的样子,怒气冲冲的,眼睛红红的,真可怕。他的个子快比我高了,我很费力地把他拉到一边教育他。可是他不听,认为是别人先说他坏话的。我看他听不进道理,很生气,第一次大声训斥了他,把他晾在一边,不理他了,并悄悄拍下了他面红耳赤的样子。后面几天,我都没有理睬他,继续冷着他。到周末了,刚好有个投稿的题材不错,是写自己的家风家规的。我趁机对班里每个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班规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多数同学也认真遵守并执行着。那么你们家里有什么家规呢?如果你们家里还没有家规,请给你家定个家规吧。这就作为我们这次周记的主题。”

周一来上学时,C同学的周记本让我意外,洋洋洒洒四大页《我给我家定家规》,虽是为家人定家规,但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内心对家人的爱。谁说孩子不懂爱,谁说爱打人的孩子不会爱别人。我把他的作文拿去投稿,居然发表了。

那天我笑意盈盈地拿着奖状去给C同学,同学们很意外,C同学自己也很意外。下课时,我发现,不再是他围着别人,而是同学们围着他。他不好意思地看看我,并低下了头。放学前,他来我办公室,承认了上次打人事件的错误。这便是我教育他的最好时机,也是他最能听进去的时候。

2018.11.15(www.xing528.com)

C同学的留言本

C同学的爸爸为了让孩子知道家里人都是很关注他的,每天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写作业、谈话。没空的时候,他会在门上贴便利贴给孩子留言。他还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让孩子拿来学校,说是为老师准备的留言本。C同学每天放学都开开心心地把留言本拿到我面前,让我给他留言签名。我实事求是地把他当天的行为写上去。他会悄悄地看一眼,我会当没看见。他自己发现自己哪些行为不恰当,比我说一百句都有用。

我教育班里的学生以客观的眼光看待C同学,以宽容的心胸去理解他。平时与C同学产生矛盾时,先找找客观的原因和自身的原因,不要一味地夸大C同学的缺点。如果C同学还有暴力行为,可以一起到老师面前来评理。五年级学生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比疾言厉色地训斥更容易解决问题。

我告诉C同学,想得到大家的关注还不够,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行,这就得把优点展现出来,用优点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任何问题都不要用拳头来解决。

在家里,C同学的妈妈发现弟弟调皮的时候很听哥哥的话,于是让哥哥做完作业陪弟弟玩;他的奶奶发现孩子办事很利索,力气又大,于是派他下楼买些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在学校里,我发现他很爱护书本,于是让他做图书管理员,他每天把班级的图书角打理得整整齐齐;其他任课老师发现他嗓门大,很有震慑力,就让他管理班级纪律,于是同学们被管得服服帖帖,关键是他自己也不会加入捣乱的行列了。

一个学期下来,他觉得同学们待他的态度不同了,老师看他的目光不同了,跟家人的交流也变得正常多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了,他还有必要用暴力行为去引起别人的关注吗?希望家长能和我们老师一起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暴力行为不是先天自带的“属性”,也不是他们自愿产生的“特征”,很多都受环境的影响和催动。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一起去真正了解他们,用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他们自然会卸下防御,不再把暴力当武器。让我们一起告诉孩子:“孩子,松开紧握的拳头,展现纯真的笑容,敞开心灵窗户,你会发现,世界很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