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学习方法应用:问题导向的学习实践

高效学习方法应用:问题导向的学习实践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学生根据学习单进行自学之后,所进入的互学—问学—用学环节。通过教学《消息二则》,学生已知阅读新闻的方法是把握新闻六要素和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把握新闻六要素这一方法比较简单,所以采用独立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案的学习,在课堂上挑选学生进行学案预习情况的展示并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教学过程正是由问题所撬动的。在进行组文阅读教学评价时,理应关注问题对活动所起的作用。

高效学习方法应用:问题导向的学习实践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学生根据学习单进行自学之后,所进入的互学—问学—用学环节。而互学环节的秩序是由问题的设置来维持的,或者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交流与互学的关键点。

“问题研讨是学习单最主要的内容,是学习单的主要环节,一般以问题形式呈现。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深入地自学课文,使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有一定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问题研讨部分在具体实施中必须依据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计以教材为中心,具体落实到某一课或某一课时。

2.问题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必须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差异,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差异等。

3.问题设计的内容要全面:既要有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又能涉及课文的重难点,还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

4.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总到分的规律。

5.问题设计的语言有别于一般客观的思考题。语言力求贴近学生的心理,做到简洁、亲切、通俗易懂。(www.xing528.com)

6.问题设计不宜过多,一般是4—6题为宜,不要过于细碎,也不要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必须考虑到绝大部分的学生。”[12]

例如以鲁迅的《社戏》作为“1”,以琦君的《春酒》、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和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作为“n”的“1+n”组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学习单就较好地关注了问题对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设计了三个开放式的活动。该学习单中三个活动的问题,循序渐进,从感性的经验出发,到理性的思辨,既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又重视问题对合作学习的关键点的撬动。

又如以毛泽东的《消息二则》作为“1”,以央视点评《“店大欺客”奔驰凭什么对消费者不屑?》、周树春等《别了,“不列颠尼亚”》、彭梦瑶的《萨科齐惊魂特拉维夫机场》作为“n”的“1+n”组文阅读教学,采用了活动课的方式,设计了三个活动任务。其中第二个任务为整堂课的关键所在:从客观叙述中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教学《消息二则》,学生已知阅读新闻的方法是把握新闻六要素和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把握新闻六要素这一方法比较简单,所以采用独立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案的学习,在课堂上挑选学生进行学案预习情况的展示并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而“从客观叙述中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的方法有哪些”这一活动任务,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于是教师就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组长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质疑与点评,教师适时指导,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阅读新闻的方法。

这一教学过程正是由问题所撬动的。在进行组文阅读教学评价时,理应关注问题对活动所起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