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者分析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者分析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这一阶段学习者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学生的起点水平;三是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控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清晰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的特点相匹配,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认知结构、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以学习者为主体,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并为后续的策略实施步骤提供依据。本书以河北省易县第二中学初一下学期的学生为例,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之后,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期末测试中有效评价了学习成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对先前的学习方式做出调整,从而制订下一学期的学习计划。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方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已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下一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与价值意义,笔者特意选择初一下学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阶段学习者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学生的起点水平;三是学生的学习风格。

按照奥苏贝尔的定义,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就教材而言,是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他提出了影响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控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清晰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学生关于某一部分学习内容的起点水平,可以通过编制试题、使用量表、观察与访谈等多种方式,通过对测试成绩与量表结果深入分析,再辅以课堂与课下的观察和访谈,可以发现学生对特定课程内容的准备程度与状态,如哪些内容已经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添加些什么,哪些内容比较陌生,需要怎样补习等。策略设计的内容要做到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www.xing528.com)

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工具,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策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是本书策略设计部分的重要内容。学习风格的分析方法可以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不同的分析维度,编制量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并辅以观察和访谈,针对不同特点与需要的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