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设计-种子成长教育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设计-种子成长教育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盈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而后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主人公不断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从一个愿望开始,每一个愿望最后都实现了。通过一粒种子的经历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课文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设计-种子成长教育

张 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而后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主人公不断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从一个愿望开始,每一个愿望最后都实现了。通过一粒种子的经历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文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文中四次出现“那一定会很好“,凸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也使结构更加清晰。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等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体会大树无私奉献的品格

3.与《去年的树》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谁一定会很好?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通过自读,解决读课题时提出的疑问。

2.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3.学生交流读课题时提出的疑问。初步了解课文的情节。

三、精读课文,了解种子的生命历程(www.xing528.com)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思考用怎样的语气读好种子的愿望。(学生交流,随机点名读好句子,再全班齐读)

3.默读课文,把为何会产生这些愿望的原因画出来。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2)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3)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

(4)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

4.默读课文,它的愿望实现了吗?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交流)

5.想一想,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板书: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四、精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态度

1.师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棵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你想对这样的大树说什么?(学生交流)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2.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自身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

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

五、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