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童话创作习作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童话创作习作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童话,并感受到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本次习作意在实践创作,将想象丰富化,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情节,使童话创作更具整体性。学生观察《在牛肚子里旅行》,可以发现,当童话里有多个主人公时,对话是个不错的展现方式。总结出这四点,教师布置习作任务,学生写童话。

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童话创作习作

任烨燊

教材分析

单元为童话单元,这节课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体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编童话的习作任务,呈现了分别代表角色、时间与地点的三组词汇,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了素材。第二部分用三个问题提出了习作要求,给予学生方向。第三部分提出了自读修改和添加题目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综合素养。

在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童话,并感受到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本次习作意在实践创作,将想象丰富化,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情节,使童话创作更具整体性。同时添加题目这一要求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题目对文章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力联想力,使学生乐于创作童话。

2.学生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编写童话故事。

3.学生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并且能给习作加题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重温童话,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让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结合以前的阅读体验,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习作课——我来编童话。在编童话之前,老师想问,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呀?这些童话都讲了什么故事?

2.学生反馈,教师评价:从你们的描述中,我觉得这些故事的情节设计得真精彩!

3.回顾课文:本单元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童话呢,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篇童话,为什么?

4.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特点。

二、依托素材,打开思路

1.发现规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童话王国的国王送来了一些带有魔法的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列词语都是写故事角色的,第二列是写时间的,第三列是写地点的。

2.产生联想: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1)我脑海中的国王是高大威武的,但是偶尔会犯点小迷糊。

(2)说到黄昏,我就想到美丽的夕阳,回家的羊群,让我觉得很温暖。

(3)我觉得厨房里藏着大量的美食火腿肠蛋糕、冰激凌……

3.串联说话: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如果让你在角色、时间和地点三组词汇中各选一个词语,说一个故事,你会怎么说?课本里没有的词语,也可以加入。

4.学生思考,教师评价:你故事中的主人公太有特点了!(或: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太有意思了)

三、细化指导,丰富内容

1.抛出问题,自由讨论:我们现在已经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故事里的角色都交代清楚了,但怎么样才能把童话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教师随机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总结出优秀童话具备的条件:鲜明的主人公形象;丰富的情节;有趣的对话;深刻的感情或哲理

(1)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如学生分享:我认为童话故事要有趣,故事的主人公要有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如《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

教师点评:故事中的蚂蚁队长,虽然有过良心上的挣扎,但最终坚定了内心,把诱人的奶酪渣给了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可真令人喜欢。

教师小结:我们在写童话时,也要塑造一个形象鲜明的主人公。

(2)丰富的情节。(www.xing528.com)

如学生分享:我觉得故事要十分有意思才行。

教师通过回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故事脉络及学习单,让学生把自己要编的童话故事的脉络整理清楚。

学生在学习单上填写所编童话故事的脉络,教师个别相机指导,通过评价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故事情节,什么是丰富的故事情节。

此处要充分展开讨论与修改,因为对学生来说,写出丰富又精彩的情节是有难度的,充分的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必须保证童话的情节是经得起推敲的,即把想象合理化,不能过于跳脱。最后,要引导学生将情节板块化,即每个情节都是一个小整体,独立生根,紧密相连,不能散乱。

教师小结:我们在写童话的时候,也要写出这样丰富的情节,来吸引读者

(3)有趣的对话。

如学生分享:我发现有趣的童话中有很多的对话。

学生观察《在牛肚子里旅行》,可以发现,当童话里有多个主人公时,对话是个不错的展现方式。当你的对话很有趣时,你的童话也会变得十分有趣。

(4)深刻的感情或哲理。

教师提问:从这些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感知童话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道理。

总结出这四点,教师布置习作任务,学生写童话。

【第二课时】

一、完成习作,巡回指导

1.完成习作: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学生将未完成的习作完成。

2.巡回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单独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引导学生使用合情合理的过渡语将上节课学习单上的情节进行连接与再创作。

二、学习符号,自主修改

1.范本修改:学生第一次写完后,教师寻找范本,投影指导,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范本的优缺点,从而对应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

预设:这位同学把主人公的对话写得很有趣,我仿佛看到了主人公说这话时的表情呢。/这个故事写得真长,但是老师读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趣。因为他把情节安排得很好。

2.修改符号:教师在指导修改时,渗透“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

在修改作文时,我们需要用上一些修改符号。把课本翻到第42页。今天我们学习三个修改符号。它们是“改正”“增补”和“删除”。

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教师提醒学生使用刚才学习的三种修改符号。

3.修改作文:学生修改作文时,教师巡视,观察修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内容是否有改进。及时演练,强化技能。

三、内容定位,添加题目

1.对比交流:最后,我们需要给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加上一个题目。添加题目也是大有学问的,我们来对比以下几个题目,看看哪个好?好在哪里?

(1)《在牛肚子里旅行》和《青头和红头》

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题目很新奇,更加吸引人。

评价:它还点明了故事的内容,一举两得,用得妙。

(2)《在牛肚子里旅行》和《神奇的牛肚子》

预设:《神奇的牛肚子》这个题目只介绍牛的肚子,没有提到青头和红头的冒险故事。

评价:是啊,我们在写题目的时候,一定不能偏离故事的内容,要搞清重点。

2.小结:我们在给童话故事取题目时,先要知道自己的童话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不能偏离内容,其次要把题目想得有趣一些。

3.添加题目:学生为自己的童话故事添加题目,完成习作。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