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匮乏,同时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突出。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林木呈现结构不合理,林木单一化,林木质量较差,生态功能低下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和“其他点块状分布重点生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区位,是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保障着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省区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周围是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生态环境敏感复杂,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是宁夏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土流失依然严峻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1.7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3.9%,其中宁南黄土丘陵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更是达到50%~70%。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率由2000年的71.1%减少到2015年的37.9%。但是水土流失情况依然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目前达到1.96万平方公里。

(二)湿地功能退化严重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区的湿地面积在十年间增加了30万亩,2015年达到310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99%。但是由于黄河沿岸地区利用湿地进行渔业养殖、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地表水被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湿地的水体水质,造成湿地功能退化严重。

(三)草原沙化形势严峻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保护与恢复成效显著,到2015年,全区恢复退化草场面积达到702万亩,重度沙化草原面积由634.4万亩减少到246.75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面积达到2330万亩。但是全区3665万亩草原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重度退化面积达到了1346万亩、沙化面积达到了1177万亩,宁夏回族自治区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www.xing528.com)

(四)水资源短缺匮乏

宁夏回族自治区身居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且降水不均,南多北少,年均降水为250毫米,人均占水量仅为19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水量的1/12。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匮乏,同时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突出。

(五)森林生态功能较低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少林地区,全区森林资源总量较低,2015年全区森林面积只有984.3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12.63%,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是全国人均森林面积的62%,人均森林蓄积量是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的9.3%。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林木呈现结构不合理,林木单一化,林木质量较差,生态功能低下的问题。

(六)耕地质量总体不高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区优质耕地少,多为低产旱地。全区耕地面积1936万亩,其中水浇地只有751.5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8.8%。中低产田耕地面积达到了162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3.6%。一直以来因为引黄灌溉致使全区耕地盐渍化程度加重,全区轻中度盐渍化面积为163万亩,银北地区土地盐渍化最为严重,盐渍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