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分为两类。该标准是为了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控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其中规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这两类标准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废止。这两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既用于风险筛查,也用于土地分类及管理。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农用地方面的标准,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该标准是为了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控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其中规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另一类是关于建设用地方面的标准,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该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这对于国家防控和治理土壤污染、早日达成“土十条”既定目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两类标准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废止。这两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既用于风险筛查,也用于土地分类及管理。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对农用地画出了筛选值和管制值两条线。据此将农用地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品质好于筛选值标准的土地,就是安全农用地。

第二类:污染高于管制值的土地,原则上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

第三类:在筛选值和管制值之间的土地,则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措施。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将建设用地分为两类。

第一类用地:包括中小学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公园绿地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

第二类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等。

(二)评价方法

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若某一点位只对某项污染物的浓度值进行评价,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表示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表示土壤中污染物i的含量,单位与Si保持一致。农用地采用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数据,建设用地应分层分别计算各层Pi

S表示土壤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

2.多因子污染指数法

对某一点位,若存在多项污染物,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后,取单因子污染指数中最大值,即

式中:P表示土壤中多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www.xing528.com)

Pi表示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3.评价结果

(1)农用地土壤污染物超标评价。

根据Pi值的大小,将农用地土壤单项污染物超标程度分为5级(表4-8),并按污染物项目统计不同超标程度的点位数和比例,如果点位能代表确切的面积,则可同时统计污染土壤面积比例。

表4-8 统计单元内土壤单项污染物超标评价结果(农用地)

若存在多项污染物,根据Pi值的大小,将农用地土壤多项污染物超标程度分为5级(表4-9),并统计不同超标程度的点位数和比例,如果点位能代表确切的面积,则可以统计污染土壤面积比例。

表4-9 统计单元内土壤多项污染物超标评价结果(农用地)

(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超标评价。

根据Pi值的大小,将建设用地土壤单项污染物超标情况分为超标和未超标(表4-10),并按污染物项目统计不同超标情况的点位数和比例,如果点位能代表确切的面积,则可同时统计污染土壤面积比例。

表4-10 统计单元内土壤单项污染物超标评价结果(建设用地)

若存在多项污染物,根据P值的大小,将建设用地土壤多项污染物超标情况分为超标和未超标(表4-11),并按点位统计不同超标情况的点位数和比例,如果点位能代表确切的面积,则可以统计污染土壤面积比例。

表4-11 统计单元内土壤多项污染物超标评价结果(建设用地)

(三)耕地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国家发布的《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标准,可以将耕地质量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好,十等地耕地质量最差。一等至三等、四等至六等、七等至十等分别划分为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

在《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中,建议采用累加求和方法,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中给出的包括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指标,确定某区域的耕地质量等级。具体划分方法可以参阅《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中的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