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七年发行与紧缩情况

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七年发行与紧缩情况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发行累计,简表于下:由此可见发行如处于被动,有时突然大发,有时被迫不得已时进行过分紧缩,均不免造成物价暴涨、暴跌,这对市场及生产者都不好,所以处理发行问题,不仅发行要有步骤有计划,紧缩也要有步骤。有计划,大发之后,同时要布置紧缩,以避免物价暴涨、暴跌。(五)发行与紧缩的比例,依据一九四四年一二三月的经验,紧缩了累计发行额之百分之十二,物价即会下降甚至跌落。

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七年发行与紧缩情况

过去发行光华券是兑换券的性质,到一九四一年二月改发边币,并确定为边区的本位币,从此我们就逐渐建立了边区独立自主的纸币体系。其发行过程,一九四一年二月到五月大发了一下,渡过了皖南事变的财政困难,打下了一些生产的基础。五月金融波动,发行就被迫地转入了被动,而主观上也受了旧教条的束缚,产生了紧缩方针,七月到十一月即紧缩发行,到一九四二年八月,边区外法币大跌时,才又被迫地多发行了一些,这样缺乏长远计划的被动发行,使工作受到了相当影响(如银行与财政对立,农贷不能及时发放等)。

一九四二年下半年,由于相对稳定,我们以反对过去发行的保守观点出发,一九四三年又走了另外一个偏向。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起,放手大发,四五月稍微抠紧了一下,七八月以后,又盲目乐观地大量发行,结果引起了一九四三年的金融大波动。一九四四年一二月起整理金融,我们有意识地紧缩,并要求提高边币,做到边币比法币为一比一。由于过分地紧缩,过度地提高,四月物价猛跌,如此又造成了另一面的不稳,同年七月改发券币,收回边币,一九四四年起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一九四五年保持了发行速度,下月比上月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二十,最多的也只有一月份的百分之廿四。到日寇投降后,物价大跌,可惜我们没有及时地大发一批,用以收购物资,直到一九四六年七月备战以后,十、十一、十二月,三个月才又配合贸易多发了一批。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发行累计,简表于下:

由此可见发行如处于被动,有时突然大发,有时被迫不得已时进行过分紧缩,均不免造成物价暴涨、暴跌,这对市场及生产者都不好,所以处理发行问题,不仅发行要有步骤有计划,紧缩也要有步骤。有计划,大发之后,同时要布置紧缩,以避免物价暴涨、暴跌。

依据我们的体验:

(甲)发行方面:

(一)应依据市场的需要,发行量要看四种情况的变化。

1.先要看口子上的货物来源和库存准备的力量。

2.其次看口子上交换所的兑换量。主要以作为主要外汇的敌币的兑出量来观测。

3.看市场的物价,以边区内外的物价指数来观测。

4.看本币的发行量,以购买力指数即发行购买力指数与外面物价指数的对比来观测。

(二)发行要与敌币斗争相结合。敌币流通地区缩小,形势于我有利,即应发一批以争占市场,逐出敌币。(www.xing528.com)

(三)发行地区应分散,不宜集中。

(四)发行不可用突击方式,时间应适当拉长。

(五)财政透支应尽可能经过贸易周转,以减少市场刺激。

(六)票额大小数量应适合市场需要。

(乙)紧缩方面:

(一)紧缩通货或停止发行,是控制物价最有效的办法。但过分紧缩会造成物价猛跌,商业停滞,紧缩到一定程度,必须适时发行。

(二)提高本币牌价,大量兑出外汇,限制本币兑出,这也是控制物价的有效办法之一。如能适时配合紧缩通货,刺激市场很大。

(三)紧缩要有充分物资抛售,提高本币要有适当的外汇准备。此外还要公商配合,如能各方动员,对市场心理影响很大。

(四)大量财政透支,要与贸易公司抛售物资相结合。收购物资,大量放款,应与财政上的征收相结合。

(五)发行与紧缩的比例,依据一九四四年一二三月的经验,紧缩了累计发行额之百分之十二,物价即会下降甚至跌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