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膳食参考摄入量:现代营养学探索

美国膳食参考摄入量:现代营养学探索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立营养素最高可耐受水平的风险评估模型。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C、维生素E、硒和类胡萝卜素。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A、维生素K、砷、硼、铬、铜、铁、碘、锰、钼、镍、硅、钒和锌。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膳食评价方面的应用。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纤维定义的建议。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能量、糖类、纤维、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和氨基酸。

美国膳食参考摄入量:现代营养学探索

美国国家研究院(NRC)于1941年应政府的要求,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当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DAs是美国政府为了保障士兵不得营养缺乏病,要求科学界提出的食物供应标准。它反映了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社会现实的需要。战争结束后,RDAs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作为判断膳食质量的科学依据和计划膳食供应的一种标准。在以后几十年中,在国家研究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FNB)的组织领导下,根据新出现的科学研究结果和在社会应用方面的需要,曾对RDAs进行了多次修订、再版,直至1989年第10版RDAs发表。这时的RDAs已经表现出了对预防慢性病的营养需要有所考虑。美国各版的RDAs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成为不同时期美国人营养素供给领域中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同时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自己的RDAs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第10版RDAs发表后不久,美国国家研究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陆续收到多方面的质疑,认为第10版RDAs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应当进行修改。主要的理由包括3个方面:①在RDAs应用方面需要对各个推荐值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并对怎样使用这些数值给予详细指导;②近年来对某些营养素的健康促进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RDAs概念能不能涵盖这些观点?③对某些营养素和人群组的研究已积累了足够的新知识,提示RDAs需要更新和扩展。

FNB决定在营养学界开展广泛的讨论,并于1993年组织了“RDAs是否应进行修改?”的专题讨论会,讨论RDAs的用途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会议深入讨论了以下5个方面:①使用RDAs的经验及有哪些因素限制了RDAs的应用?②从第10版RDAs发表以来出现了哪些新的证据说明应当考虑修改现行数值或应当重新审核它们的科学依据?③是否应当把某些营养素和膳食成分对慢性病的预防作用包含在制定推荐供给量之内?应当包括哪些营养素和食物成分?④推荐的摄入水平应当怎样表达?对不同性别、年龄组应当给一个数字还是给一个范围?范围如何界定?如果资料足以设定一个可接受上限时,是否应当给出中毒水平?⑤是否对营养素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已足以在制定RDAs时加以考虑?FNB综合了专题讨论会的意见,形成一篇关于DRIs的概念性文章。这项工作取得了营养学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到1996年确定了分步制定DRIs的计划和组织安排。在FNB的组织下与加拿大卫生和福利部合作,由两国的著名专家组成了DRIs科学评价常设委员会,下设7个专题组及2个分委员会。

7个专题组按营养素的归类分工负责制定各营养素的DRIs。它们包括:①钙、维生素D、磷、镁和氟化物;②叶酸及其他B族维生素;③抗氧化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④宏量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⑤微量元素(如铁、锌);⑥电解质和水;⑦其他食物成分(如膳食纤维、植物雌激素)。2个分委员会是:①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s)分委员会;②DRIs的说明和应用分委员会。各专题组和分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相关的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并从1999年开始陆续发表了下列出版物:

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钙、磷、镁、维生素D和氟(1997)。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立营养素最高可耐受水平的风险评估模型(1998)。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泛酸、生物素胆碱(1998)。(www.xing528.com)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C、维生素E、硒和类胡萝卜素(2000)。

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维生素A、维生素K、砷、硼、铬、铜、铁、碘、锰、钼、镍、硅、钒和锌(2001)。

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膳食评价方面的应用(2001)。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纤维定义的建议(2001)。

8)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能量、糖类、纤维、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和氨基酸(宏量营养素)(2002)。

9)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计划膳食方面的应用(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