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乳分泌:调节机制及现代营养学

母乳分泌:调节机制及现代营养学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1.4母乳中的抑制因子乳汁内存在乳汁分泌抑制因子,是一种多肽,如大量乳汁存留在乳房内,抑制因子就将抑制泌乳细胞的分泌。

母乳分泌:调节机制及现代营养学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哺乳类动物,为了适应直立行走和生产劳动,乳腺中原有的储乳囊袋结构已经退化成一个小小的乳窦了,这就需要有既能及时产生乳汁又能及时排出乳汁来喂养婴儿的能力。因此,人类乳汁的产生和排出,需要乳头的吸吮刺激、神经传导和内分泌调节的相互配合,以及精神上的快感等一系列过程来完成。

3.2.1.1 泌乳起始

妊娠期尽管催乳素和催产素的血浓度逐渐增高,但因大量的雌激素对受体的竞争,抑制了乳汁的产生和泌出。分娩后血中雌激素浓度快速撤退和下降,该抑制作用解除,开始泌乳,通常在产后2~3天内乳腺进入正规的泌乳和排乳过程。

3.2.1.2 乳腺的泌乳过程及其调节

婴儿的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这种神经冲动信息沿着胸部脊神经传达到中枢下丘脑,激发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催乳素经血液再输送至乳房,使其泌乳。从刺激乳头到乳汁分泌的过程被称为泌乳反射(或称催乳素反射)。婴儿吸吮乳头的次数越频繁,该反射越多,母亲泌乳也越多;若婴儿减少吸吮次数或强度,乳汁分泌也就相应减少;如果停止吸吮,乳房便停止泌乳。当婴儿很饿而剧烈吸吮,或双胞胎同时吸吮,那么乳房会分泌更多的乳汁,以满足婴儿的需要,这是母乳喂养特有的供需关系。研究证明,在分娩后30分钟内及早给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头(称早吸吮),促使催乳素反射的早建立,有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如果乳母希望增加乳量,最好的方法是鼓励婴儿增加吸吮次数和延长吸吮时间,而不应该为节省乳汁而减少喂哺,这样反而导致乳量的减少。

3.2.1.3 乳腺的排乳过程及其调节(www.xing528.com)

乳汁的排出除了受婴儿吸吮作用外,还有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壁上的肌上皮细胞的反射性收缩作用。当婴儿吸吮乳头时,这种感觉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由脊髓传到大脑,刺激下丘脑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催产素经血液既作用于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子宫修复外,还直接作用于乳腺肌上皮细胞,使之收缩而增加乳腺小叶和腺管内的压力,使乳汁压向乳窦,便于婴儿吸出和自行排出,即排乳反射(或称催产素反射),有时甚至会使乳汁从乳头射出,被称为射乳反射。许多妇女在刚开始哺乳时会感到乳房内有挤压感,就是这个反射的效应。婴儿也需要有排乳反射的帮助,才能得到足够的乳汁,排乳反射建立不好,乳汁流出不畅,会增加婴儿哺乳的困难。

吸吮刺激还可使下丘脑催乳素的抑制因子分泌减少,进一步促进垂体前叶的催乳素分泌,促进泌乳。排乳反射还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更易受母亲思想、情绪的影响而促进或阻碍其发生。母亲情绪良好,对哺乳能力有信心,都能促进该反射;婴儿的形象、啼哭声和母亲对婴儿的抚摸、接触引起母亲挚爱的感受亦有利于此反射的建立。相反,担忧或恐惧的情绪,疼痛或困窘,以及对自己喂哺能力发生怀疑时,都可能抑制该反射的建立,亦可阻止乳汁的流通。因此,实行母婴同室,医务人员及家庭人员对乳母哺乳多加鼓励和支持,营造温馨的环境,都是很重要的。

3.2.1.4 母乳中的抑制因子

乳汁内存在乳汁分泌抑制因子,是一种多肽,如大量乳汁存留在乳房内,抑制因子就将抑制泌乳细胞的分泌。若通过婴儿吸吮或挤奶的方式,排空乳房,抑制因子被排除,乳房就能分泌更多的乳汁。这是人类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可保护乳房不致因过度充盈而受损害。但亦提示在哺乳过程中,如不注意排空乳房,常有乳汁积聚在乳房内,会减少乳汁的分泌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