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回答国际学术报告中的问题

如何回答国际学术报告中的问题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学术报告后的Q&A(问答)环节我想再多说两句,尤其是我们作为年轻学者都应该注意些什么。作为报告者,要想做到在Q&A环节上从容应对,我们在心理层面上还要想明白Q&A的本质,要记得我们在学术会议上的问答环节不是作为学生在为自己的论文答辩,不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是作为某种选手在回答评委提问,我们是在做学者和学者之间的探讨和交流。

如何回答国际学术报告中的问题

关于学术报告后的Q&A(问答)环节我想再多说两句,尤其是我们作为年轻学者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先讲一个我见过的一次比较糟糕的Q&A:

有一次一个博士生在一个会议上做了一个挺不错的报告,我记得她的PPT做得很炫酷,过程讲得很流畅,研究问题也很有趣,总体而言在Q&A环节之前都是相当成功的。然而到问答环节,有一个在场的教授发言并给她提了一个建议,大体就是说她分析的方法还不够完备,可以进一步尝试使用另一个方法,还具体指出了如何使用另一个方法的建议。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种Q&A的交流,因为再优秀的学者也不可能做出百分之百完美的研究,总是有可以提高和改进空间的;而且你来报告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所以一般学者都会表示感谢或者简单回应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个可怜的博士生听了之后并没有任何接受的态度,她说她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法就已经很完备了,最关键的是,她也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自己的方法就已经是完备的了,而只是嘴上反复说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可以的。那个教授大概以为她并没有没听懂自己的话,于是就进一步指出她这个方法哪些地方是有漏洞的,她听了之后依然辩解说我觉得这个方法就是好。这一下接着有好几个在场的学者纷纷发言说你这个问题就是需要改进的,除此之外你还需要改进其他几个方面,你的这个方法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必须要重视。博士生面对所有问题从头到尾都做出了抵抗的姿态,虽然没有很失态地反驳,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接受几位发言者的建议,同时也没有解释自己的方法为什么就是站得住脚的,让场面一度颇为尴尬,然后就这样结束了学术报告。

我在底下一边尴尬症发作一边暗暗地琢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这可以是个很好的报告啊,可见收尾的Q&A环节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因为Q&A是没有办法准备的部分,所以往往可以看出一个学者的水平。

这位博士生报告者其实犯了一个大忌,就是“过于防御”(too defensive),或者说是“太较真儿/过于针对个人”(take it too personally)。美国人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爱说这一句:“Don't take it personally”,意思是你不要把别人对你工作的反馈和评价看成了是对你这个人的评价。大多数时候学者在会议上提的意见是对事不对人的,真的不是针对个人,而只是针对某个研究本身。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都有“小我”(ego),我们自己做了很久的引以为傲的研究,当然希望所有人都说我们做得好,当然希望得到肯定,所以我们往往听到批评或建议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否定了我的工作,也就是否定了我的方法,也就是否定了我的价值,就是否定了我……于是很容易带着小脾气开始不理智地反驳起来,变成了“为了辩驳而辩驳”,最后进入了停不下来的“防御”模式——这也是那个博士生当时陷入的一种情况。其实成为一个优秀学者的第一步大概就是有胸怀去接受别人的意见。所有你看到的在台上光鲜亮丽、学富五车、举止优雅的学术牛人,我敢向你保证他们无一例外都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不过来的质疑。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企业家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说:“一个人将有多成功经常可以从他在多大程度上能进行让人不舒服的对话上看出来”。你甚至可以这样想,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是你作为研究者的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作为报告者,要想做到在Q&A环节上从容应对,我们在心理层面上还要想明白Q&A的本质,要记得我们在学术会议上的问答环节不是作为学生在为自己的论文答辩,不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是作为某种选手在回答评委提问,我们是在做学者和学者之间的探讨和交流。你可能在报告的时候还是学生身份,可是当你走上学术会议的讲台,底下的人并不会把你看成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而是看成一个独立的“研究者”。

以我的观察,学术会议上的提问动机往往可以大体划分成这么几种情况:

(1)提问人对你的研究感兴趣,想针对没能充分说明到的部分有更细致的了解。(www.xing528.com)

(2)提问人对你使用的方法不是很认同或者存在一些质疑,想让你进一步解释自己的选择。

(3)提问人自己心里有更好的设计和方法,想给你提一些进一步改进研究的建议。

(4)提问人可能对你的项目没有问题,但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想了解你对相关领域一个更大话题的观点(这种问题常常同时提给在场的报告者)。

(5)提问者想通过提问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极端情况,提问者借机发表他对某一话题的情绪化的看法(只遇见过一次)。

除了第五种情况不太好控制(往往也不需要控制),前四种情况其实都是提问者想跟你做学术上的探讨和交流。无论接到什么问题,能回答什么就答什么,该解释的就充分解释,如果提问人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当场拿笔记录下来并表示感谢。如果有关于自己研究记不清楚的细节,坦诚地向提问者道歉,表示“I'm going to look into that.I can get back to you later”。整个过程自信而不骄傲,自谦而不自卑。摆正学习的心态,即使场上出现愚蠢提问或评价也不必太在意,公道自在人心。能用幽默解决的都一笑了之。

此外,多听多看别人如何做Q&A,尤其是资深学者和优秀学者的报告,这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