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隐形冠军与日本匠人精神—成功密码揭示

德国隐形冠军与日本匠人精神—成功密码揭示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给它们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隐形冠军。按此标准,德国共有1400多家这样的企业,是世界“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接近全球的一半。德国的“隐形冠军”往往只专精于一类产品,这样的专注使他们的业务一枝独秀、不断创新。德国企业、日本匠人的专注精神值得称道!无情的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妄念与野心,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世界以和平。

德国隐形冠军与日本匠人精神—成功密码揭示

德国370万家企业中,隐藏着一批极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的产品质量精良,具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在全球某一领域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是某个细分领域的王者,关键是还不愁客户,几十甚至上百年稳定运营。可是,它们并不像大企业那样耳熟能详,在公众和媒体面前相当低调。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给它们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隐形冠军。他对隐形冠军的定义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或第二,年产值在20亿欧元左右,鲜为大众所知。按此标准,德国共有1400多家这样的企业,是世界“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接近全球的一半。

德国的“隐形冠军”往往只专精于一类产品,这样的专注使他们的业务一枝独秀、不断创新。虽然产品单一,但是却行销全球,做全世界客户的生意,也给他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西蒙教授总结了隐形冠军的八大特质:①目标明确;②高度专注;③攥紧客户关系;④成为卓越者的伙伴;⑤创新;⑥跻身顶级竞技场;⑦构建护城河;⑧强大的企业文化他来中国演讲时多次强调:“我是专注的忠实拥护者,专注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先决条件!”

日本匠人(在日本称为“职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据估计,在“日本奇迹”的主要创造者——420余万家中小企业中,有超过10万家百年以上的“老铺”企业,而它们的主要支撑,是几十万名职人。在日文维基百科上,有一段对于“职人气质”的定义是这么说的:“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例如,日本国宝级职人、纪录片寿司之神》的主角小野二郎出生于1925年,他一生超过60年的时间都在做寿司。近期,小野二郎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我93岁了(2018年),我想用这双手捏寿司到100岁。”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他不工作时永远戴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名叫“数寄屋桥次郎”,位于东京银座,只有10个座位,没有洗手间。在这里吃饭要提前一个月预约,人均3万日元起价,顾客不能点餐,完全按厨师当天的安排。一顿饭30分钟内吃完,顾客要马上走人,因为后面还有预约。就是这样一间“奇葩”的小店,获得了米其林三星的荣誉,代表了寿司制作的最高水平。

德国企业、日本匠人的专注精神值得称道!令人疑惑不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后,德国纳粹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近乎疯狂的对外扩张和霸权主义侵略行为,不惜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为敌。日本军国主义也是如此:(www.xing528.com)

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侵略了蒙古、朝鲜半岛及中国的台湾、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地区。全面侵华遭遇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后,日本的侵略行动碰到了瓶颈——日本贫瘠的资源和贫弱的国力不足以支撑该国继续进行战争,甚至难以维持现状。战争需要石油、钢铁,而坦克、飞机等一旦失去了石油,与一堆废铜烂铁无异,所以日本只能硬着头皮去进攻东南亚,因为那里有荷属东印度的油田等矿产、物质资源,还有丰富的人口可以补充兵力。日本要尽快占领东南亚,而美国则是它的绊脚石。日本试图先发制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按计划摧毁了停泊于那里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的赌博式冒险行动进一步得逞,野心更加膨胀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趁势占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含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诸多欧美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和太平洋上的各大岛屿。日本一次性掠夺了这么多领土,将欧美诸国列强几乎都得罪了。

珍珠港事件,彻底惹恼了美国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在太平洋战争中,参与对日作战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帝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飞蛾扑火自找死,多行不义必自毙!1945年8月6日,美国对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9日对日本长崎投掷原子弹。两颗原子弹落下,蘑菇云升起,广岛和长崎瞬间变成废墟,大量日本平民和军人伤亡。无情的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妄念与野心,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世界以和平

战略与商业模式是连接在一起的。战略学家从军事战争的实战研究中丰富战略理论;我们可以从战争中提升对商业模式的认知。参与创业或管理企业时,偶尔侥幸地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实并不代表我们有创立一个伟大企业的能力。也许拿上例中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行径来类比并不恰当!在资本和情怀的驱动下,一些创业者试图尽快将企业做大,不顾自身能力和资源的局限,还没有构造出创造模式,从0→1尚没有完成,就梦想着依靠营销、资本或其他什么“豪情万丈”的非常手段,迅速从0→100。系统论的视角,企业进化发展本质是增强反馈原理,强度太猛还频率甚快,很容易偏离方向,在强大惯性作用下很难纠偏和暂停,最可能的结果是创业戛然而止,失望中归于“寂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