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蚕丝被的制作过程以及来源

蚕丝被的制作过程以及来源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缫丝之前,首先要剥茧,因为蚕开始吐丝时是一层乱丝,因裹在茧壳外面,所以称为“茧衣”。

蚕丝被的制作过程以及来源

67.天然纤维——蚕丝被

蚕丝的产生

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作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

蚕蛹大概是先民的食品之一,剥食时先要撕去茧衣,再咬破茧壳。由于偶然的原因,有人将蚕茧放入口中,茧壳在唾液中长时间浸润后,丝胶溶解,密缠的茧丝分离,因而无意中发现了缠在蚕茧上的茧丝。此外在撕咬茧壳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牵出丝来。经过反复实践,悟出在合适的水温下就可以抽丝剥茧的道理,于是将蚕茧在热水中浸煮,脱去丝胶,在丝绪浮起后,再缫取丝绪。这就是最早的缫丝技术。

缫丝之前,首先要剥茧,因为蚕开始吐丝时是一层乱丝,因裹在茧壳外面,所以称为“茧衣”。只有剥去茧衣,丝绪才会暴露出来。剥下的茧衣称为“丝絮”,强力很低,无法用于织作,但可以填充在夹衣中间起保暖作用。剥茧之后,为防止蛹化为蛾,咬破茧壳,要及时缫丝。

蚕茧的丝纤很细,只有20到30微米,难以单根使用,所以缫丝时要集绪、绕丝,就是把若干个茧的丝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生丝。

在热水中缫取的丝是生丝。生丝中含有各种杂质,只有通过精练,将杂质除去,才能漂白、染色,丝的光泽、手感以及丝鸣之声才能显现,这就成了熟丝。古人将精练称为“练”或“湅”。练丝、练帛用的是灰、蜃等含碱的物质。

家蚕是由野蚕驯化而成的。最初的丝源,完全来自野生蚕。随着丝绸制作的发展,需求量不断扩大,于是开始野生蚕驯养,从而出现了家蚕。

蚕丝棉被的制造方法

1.在工作台上放置棉花或其类似物,在其四周围放上垫块

2.将蚕丝平铺在棉花或其类似物及垫块的上方以形成蚕丝层。

3.用轮斗板加工蚕丝层顶面。

4.取出垫块再将蚕丝层及棉花或其类似物反转,使蚕丝层的周边向上弯折。

5.在棉花或其类似物上方再平铺蚕丝以形成另一蚕丝层,其周边与原有蚕丝层周边相叠接。

6.使用轮斗板加工上方蚕丝层的表面及二蚕丝层相叠接部位。(www.xing528.com)

7.完成蚕丝棉被。

知识链接

蚕的喂养

饲养小蚕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育。即小蚕1~2岁时,利用尼龙薄膜上盖下垫,3岁龄蚕只盖下垫,投放桑叶前15分钟揭去上盖的薄膜,给予换气,然后给桑叶。

小蚕期间怎样选采合适的熟桑叶?

小蚕用叶标准一般以叶色为主,1岁龄的蚕应该选择合适的成熟偏嫩的叶子,叶色黄中带绿,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子,2岁蚕龄的选绿中带黄(淡绿色),顶芽下第4片叶。3岁蚕龄的采浓绿色的成熟叶子,顶芽下第5~6片叶或盲顶的三眼叶。

小蚕期各岁龄蚕的适宜温、湿度是多少?

1~2岁龄蚕期保持27~28℃,干湿温差15℃;3岁蚕龄的保持26℃,干湿差2℃。

如何确认定桑叶投放次数及给桑量?

小蚕薄膜覆盖养育,每昼夜给桑四次,给桑量的标准是一岁龄的1.5~2层,二岁龄的2~2.5层、三岁龄的2.5~3层。此外,还应根据蚕儿的发育和上次残桑的多少灵活掌握给桑量。

怎样给桑叶?

每次给桑叶前先平整蚕座,使蚕儿分布均匀,然后给桑。

怎样除沙?

小蚕期除沙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岁龄一天除一次,如蚕沙不厚最好不除,仅轻轻扩座,撒上焦糠即可。二岁龄起、一天前后各除一次,三岁龄起,一天除三次。主要用网除法,即喂蚕前先在蚕座上撒一层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后将蚕网平铺在蚕匾上,接着给叶,使蚕儿爬上网来吃桑,即可进行除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