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国际化人才质量需提升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国际化人才质量需提升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使重庆与沿线国家的交往逐渐超越了政府层面,逐渐向企业和民间层面深入,对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的数量、期限、层次也更为复杂多样。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国际化人才质量需提升

1.国际化人才缺乏对国外环境的系统性了解学习

从事国际化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当熟悉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宗教习俗和谈判风格等,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知识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应的素质要求,那么对国际化人才的应用将很难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只有熟悉国际规则,了解不同国家的国情,才能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在全球竞争中把握住机遇。重庆市律师协会以及重庆排名靠前的律师事务所调研结果显示,重庆的国际化法律人才,一是数量上不占优势,二是大部分法学专业人才在国外攻读学位后,毕业即回国,未能在相应企业等机构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导致专业学习与实践经验脱节,即使回国后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所学知识,甚至某些方面还难以与国内律师同台竞技。

2.国际化人才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不足

目前,重庆国际化人才队伍中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偏少,特别是双向流动中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区域间缺乏紧密的科技人才合作与交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国际化人才的创造力是区域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探索精神,才能突破地域、文化的限制,为地区建设贡献新方案。(www.xing528.com)

3.精通非通用语的人才较少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语言铺路,按照我国外语教育界的界定标准,绝大多数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和常用语言可以被归入“非通用语”的范畴。“一带一路”倡议使重庆与沿线国家的交往逐渐超越了政府层面,逐渐向企业和民间层面深入,对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的数量、期限、层次也更为复杂多样。非通用语教育规划的范围应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各个层面,提高为地方和企业服务的意识,探索定向委培模式,努力做到教育机构各尽所能,用人单位各取所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