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课文来说,其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学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体现从语言文字入手,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二者有机统一的特点。课文教学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板书课题,要注意正确、规范,板书时可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指导并朗读。教师要特别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就课文来说,其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学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体现从语言文字入手,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二者有机统一的特点。课文教学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为此,教师可采用多种导入方法,比如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或交流课前查阅到的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或者运用形象直观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标本、模型或电影、录像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或者运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以此点燃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板书课题,要注意正确、规范,板书时可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指导并朗读。

二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读书要求,比如: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查字词典自学字词,质疑问难,了解或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等。

2.精读课文,思考感悟阶段(www.xing528.com)

在前一阶段整体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深读,交流读书心得,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语感训练。在这一阶段,学生是带着教师或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语言文字入手去理解内容。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故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特别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3.熟读课文,总结巩固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或有表情地朗读训练;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某个片段或全文;复述课文,欣赏精彩的片段;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以及完成课后习题或教师设计的练习,巩固知识,实践方法,逐步形成能力。

总之,课文教学应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遵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