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探秘南北流传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探秘南北流传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唱红天津卫,成兆才并未因此止步,骄傲自满,而是继续扩大平腔梆子的影响力,准备经由山海关进军东三省。被称为“民国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三姐告状》是根据河北滦县狗儿庄事件改编,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场;《黑猫告状》首演于安东的永乐戏院,反响极为强烈。成兆才和其侄成国祯进入警世戏社三班,与主演花云舫合作。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探秘南北流传

唱红天津卫,成兆才并未因此止步,骄傲自满,而是继续扩大平腔梆子的影响力,准备经由山海关进军东三省。1917年吉林人牛子厚的永盛茶园入股庆春班,改原庆春班为永盛合班,王凤廷作班主,成兆才任领班,兼编剧、导演,同时负责账目管理。1918年,成兆才率永盛合班经秦皇岛来到山海关,落脚于兴业茶园,开始演出。在山海关,永盛合班演出了《二县令》《百年长恨》《珍珠衫》《马寡妇开店》《雌雄兄弟》等剧目,同时还首次演出了《樊金定骂城》,盛况空前,备受欢迎,据老艺人回忆:“每场演出,观众多似人海,大有挤塌两侧包厢之势。”曾经做过前清三任知府的乡绅奎旭东看到平腔梆子戏的演出大为赞赏,认为这些剧目大有“评古论今,警化世人”的意义,亲自把书有“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八个大字的匾额送给永盛合戏班,而且还为成兆才为首的六十余名落子演员贺号,其中成兆才号曰“捷三”,这在地方戏曲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由此,永盛合戏班更名为警示戏社(头班) ,成兆才由演员转向了剧本创编为主,此为成兆才评剧创编的黄金期。

山海关的场子铺得很成功,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进一步扩大平腔梆子的影响力,成兆才率领警示戏社离开山海关,进军东三省,开启了奉天落子的时代,评剧传播的范围更广了。

受到新文化运动宣扬的“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成兆才创拍了许多反映现实题材的新剧目,尤其以《杨三姐告状》和《黑猫告状》最为著名。被称为“民国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三姐告状》是根据河北滦县狗儿庄事件改编,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场;《黑猫告状》首演于安东的永乐戏院,反响极为强烈。随着1925年著名男旦月明珠的病逝,警世戏社内部开始出现巨大分歧并因之而散班。成兆才和其侄成国祯进入警世戏社三班,与主演花云舫合作。成兆才为花云舫编排了《枪毙驼龙》《枪毙驼虎》《对银杯》等剧目,同时义务性地收了金桂芝、金桂兰等女徒弟,亲自为他们创作了《猴儿变》实习戏,同时,年过四旬的成兆才还为弟子们示范演出《小姑贤》的剧目。1927年,成兆才被邀请到北孙班专任文戏教师兼任剧本编剧。(www.xing528.com)

白玉霜对成兆才的评价(手稿影印)

怎奈天妒英才,正当成兆才的评剧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积劳成疾的他倒在了吉林“丹桂戏院”他心爱的舞台上,1929年2月8日这位饱经沧桑,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又不屈不挠、才华横溢的评剧创始人,民间戏圣成兆才先生病逝于绳家庄故居,享年56岁。成兆才先生为了莲花落,为了评剧艺术的发扬光大贡献了他一生的心血,他的功绩千古流芳,他的名字将永远载入评剧乃至中国戏曲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