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部季风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部季风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并且每年气候变化的波动性强,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相当不利。农业生产本身对气候的依赖性就比较大,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也非常低。自然灾害不仅恶化了生产环境,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二)干旱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祈雨记载,可见干旱与洪涝一样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霜冻也是我国广泛发生的对多种作物产生伤害的农业自然灾害。在一年两熟地区,终霜冻危害较重,初霜冻较轻。

东部季风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地理范围宽广,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差异也很大。由于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并且每年气候变化波动性强,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相当不利。农业生产本身对气候的依赖性就比较大,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也非常低。自然灾害不仅恶化了生产环境,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近代我国经常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中,干旱和洪涝最常发生,其次就是台风、低温冷害、冰雹干热风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洪涝

洪涝灾害是由暴雨引起的,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从暴雨的形成来说,可分为由锋面活动形成的锋面暴雨、由台风活动形成的台风暴雨和局地气候形成的暴雨。我国又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强弱决定了夏季风的强弱,并影响到雨季的迟早和强度。

我国降雨量最多的是长江、珠江、海河、淮河等流域,这些地区也是雨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他地区因降水量的不同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涝灾害。有关统计表明,我国2 000多年以来发生过的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大约有1 000多次,几乎每两年要暴发一次。1931年我国发生大范围的洪涝,全国16省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尤其是江淮流域的8个省份,受灾面积达900多万公顷,超过了全部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洪涝灾害导致农业收成下降,水稻比常年减产26%,高粱玉米减产程度达71%,棉花更是比常年减产76%。黄河流域历年发生过的决堤次数超过1 500次,基本上每三年要决一次堤,由此导致黄河多次改道,比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平均每一百年改道一次。据记载,1928年到1946年间,黄河发生泛滥就达17次。1938年发生的黄河泛滥,安徽、河南、江苏三省的受灾面积超过5.4万平方公里。此外,海河流域也是洪涝频发,从1368年到1949年共发生387次,每三年要暴发两次。[43]

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危害,除对水利设施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对农作物的淹没而造成的受灾减产。水稻是耐淹能力较强的作物,但各生长期耐淹性有异。秧苗期耐淹性最强,短期淹水不会造成伤害;分蘖至拔节期受淹影响根茎生长,甚至倒伏;孕穗以后淹水会引起稻穗死亡;抽穗期以后,较长时间淹水会引起缺氧早衰甚至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小麦是旱地生长的农作物,土壤里面水分不宜过多。尤其在育苗期、拔节至抽穗期和结实灌浆期,缺水或者浇水过多都会对其生长不利。湿、渍害是江淮流域三麦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玉米需水量虽大,却不耐涝,涝害、湿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

(二)干旱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祈雨记载,可见干旱与洪涝一样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据有关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旱灾共发生1 029次,几乎每两年要发生一次。一般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最常见的是南方的冬旱,北方的春旱、冬春连旱,长江流域的伏旱,西北则全年偏旱。近400年来,我国北方平均每百年发生旱灾少则31次,多则91次。17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由北向南推进的连续7~8年的干旱,是我国近5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44]大面积农田连年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以至成为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干旱按发生季节分冬春旱、伏旱、秋旱。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广大地区,降水普遍较少。春季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回升快,空气干燥,风力大,蒸发强盛。一旦长期无雨或少雨,就会造成严重的冬春旱。春旱会阻挠冬小麦返青之后的正常生长,导致小麦的结穗数和穗粒数下降,粒重也会降低;春旱还影响春播作物的出苗和苗期生长,易造成秧苗断垅、幼苗生长不良。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进入伏天,在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光照比较强烈,水汽蒸发较快。这个时候正是春播农作物旺盛的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来滋养,在此阶段若长期高温少雨就易形成伏旱。伏旱影响北方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麦茬作物适时播种,在南方则主要影响晚稻的适时栽插。“春旱不算旱,夏旱丢一半”就是这个道理。入秋后降水量迅速减少,但作物因灌浆成熟需大量耗水,在台风活动较弱的年景,易形成秋旱。长江流域秋旱发生概率比春旱高,秋旱危及晚稻生长、秋播小麦的出苗和冬前生长。(www.xing528.com)

(三)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包括冬季由强寒潮引起的大幅度降温,夏季东北地区低温和南方冬季的冻雨及秋季的旱低温。寒潮是从北方(西伯利亚)向南侵袭的大范围强冷空气,通常伴随着大风、雨雪和剧烈降温。我国东北地区,如果夏季晴天较少,高温日数少,易造成夏季低温。夏季低温使作物贪青晚熟,若遇早霜则粮食作物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历史资料表明,东北地区夏季低温是由厄尔尼诺引起的东亚夏季低温的一部分。秋低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低温冷害形式,当地称为“寒露风”。这一时期正值江南晚稻抽穗扬花阶段,秋季低温容易造成空壳、瘪粒,使粮食减产。2—4月,江南先后进入早稻育秧阶段,这时若有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绥,易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若持续长久,则造成大面积烂秧、死苗。

此外,与低温冷害相随的是霜冻,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早霜(初霜)、晚霜(终霜)。早霜出现在晚秋初冬,它往往与秋低温相随,晚霜出现在早春初夏,它往往与春低温相伴。霜冻也是我国广泛发生的对多种作物产生伤害的农业自然灾害。就大面积生产的主要作物而言,是否发生霜冻灾害,还取决于种植制度和作物种类。在一年一熟地区,初霜冻造成的伤害较严重,终霜冻的危害相对较轻。这是因初霜冻日年际变化很大,遇到初霜显著提早年份,秋收作物尚未成熟就可能被冻死,造成严重减产。在一年两熟地区,终霜冻危害较重,初霜冻较轻。尤其在北部终霜冻日年际变化大,是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终霜冻害发生概率较高,南岭以北的一年三熟地区,初、终霜冻害都较轻。南岭以南和闽南一年三熟地区,相对多霜冻。因为冬季较温暖,小麦、油菜蚕豆等喜凉作物在有霜期内进入穗、花分化期,还有花生、甘薯等喜温作物生长。有些地区还种植南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都对霜冻十分敏感。而这些地区的初、终霜冻日的年际变化也很大,遇到强寒潮暴发,冷空气越过南岭,造成大幅度降温而发生霜冻,时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云南及贵州南部霜冻灾害比较频繁,由于地形复杂、作物多样,终霜冻日年际变化大,常危害小春作物、烤烟、甘薯及热带经济作物,造成的损失也较大。

(四)台风、干热风与冰雹

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最主要的台风活动区,占全球生成台风的38%。我国平均每年有7次台风登陆,登陆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地区,其中华南沿海占89%,浙江及其以北沿海占11%。台风登陆所引起的暴雨、狂风、巨浪和海潮,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台风对农业的灾害,除风力的机械损伤外,主要表现为由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在我国1931—1977年的26场强暴雨中,有15场是由台风引起的,占58%。由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近代,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如1922年南海大风暴潮,“平地水深丈余,低下者数丈,乡村被卷入海涛中”,已大大超过农业灾害的范围。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天气,其名称因地而异,有“火风”“热风”“旱风”“热东风”等不同称谓,但高温低湿为其共同特征。干热风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北方春末夏初时期,主要影响冬、春小麦和棉花,此时正值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在干热风袭击下,小麦茎叶迅速枯黄,光能利用降低,灌浆期缩短,千粒重明显下降。实践证明,受干热风影响,小麦会减产10%~20%,重者可达30%以上。[45]

冰雹是一种局地性强、季节性明显、来势猛、持续期短的农业灾害,对作物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损伤,强烈的冰雹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全部作物毁尽无遗。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雹地区。东部地区主要降雹带有显著的自春至夏、由南向北的推移过程,大致比主要雨带的推移早一个月左右。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情况十分复杂。青藏高原雹带4月主要出现在藏东南至滇西北,7月北移到昆仑山区,以后逐渐南退。青海北部和甘肃河西地区雹带的季节变化以祁连山为中心,由春至夏、由平原低谷向高山推移,7—8月雹带延至海拔4 000米的山地。我国冰雹在西部山区最多,平均每年有15~35个雹日;东部地区雹日虽少,但冰雹直径比西部山区更大,且作物密布。正值作物生长旺期,雹线过境同时有大风、暴雨、雷暴袭来,因此,对农业损害极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