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国时期瘟疫频发,军事进程受影响

三国时期瘟疫频发,军事进程受影响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这些人又为了吞并对手,展开了激烈的拼杀,这为以后的三国纷争奠定了基础。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整个三国时代发生瘟疫的次数多达22次,这无疑对三国时期的军事进程造成了影响。综观整个三国时期,类似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三国时期瘟疫频发,军事进程受影响

三、帝国灾难

东汉末年这次规模空前的瘟疫,不但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在许多领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社会文化方面

如前所述,建安年间可谓战乱、瘟疫不断,面对人的大量死亡,人们难免有朝不保夕的忧惧心理。基于此,在后人的眼中,建安年间便成为一个悲剧性的时代。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一种新的文化倾向形成了。比如,当时的文人在写诗时就常以“七哀”为题,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就曾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死亡的伤感。

在这样文化倾向的影响下,文人们所讨论的话题,迅速由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转变到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这又进一步导致清谈和玄学的兴起。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表明,魏晋时期的哲学崇尚虚无与放达,而文学中则充满慨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的空旷、悲凉、清脱、玄虚的气氛,构成当时主流思潮的基本特点。许多历史学家分析,这种现象不仅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有关,更与人类在瘟疫面前的无能和无力感有关。

更有趣的是,当时许多上层人士为了抵抗瘟疫,迷信经常服用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物会强身健体。结果,由于经常服用这种有毒性的药物,这些上层人士的日常行为也显得独具特色。正如鲁迅先生所分析的:“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了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又由于服药时需要以酒为饵,且药力必须借酒力发散,所以当时的士人大多有纵情饮酒的怪诞行为。

竹林七贤图》(局部)魏晋时期人们格外关注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真伪,很大程度上与瘟疫持续流行有关

社会学家认为,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带来深刻变化。面对当时人口大量死于瘟疫的无奈状况,人们基本上束手无策,便往往求助于神怪仙人,这又导致了宗教的极度盛行。实际上在中国早期道教佛教开始流行时,它们都是作为一种医道和长生道而被信仰的。以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为例,这种起源于战国后期的民间宗教,本来在西汉时期已遭到冷落,但到东汉末年,由于“伤寒”疾疫的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术为人治病,使道教迅速在普通大众间传播开来。佛教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最初只在个别贵族中传播。但到东汉后期,贵族信奉佛教已成为比较盛行的潮流。

洛阳白马寺

影响更深远的是,瘟疫频繁流行,其他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这给本就盛行谶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从而一些农民起义领袖乘此机会发动民众,起兵反抗朝廷。可以说,瘟疫的流行正是导致黄巾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动乱(www.xing528.com)

东汉末年本来就政治腐败,战事频仍,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在此情形下,灭绝性的瘟疫无疑是雪上加霜,迫使百姓揭竿而起。公元183年,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趁民间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神信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当时机成熟后,他们便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发起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洛阳龙门石窟对瘟疫束手无策的人们,开始求助于神怪仙人,这也是佛教在魏晋时期得以兴盛的原因

尽管这次农民起义因其本身的弱点,最后被残酷镇压,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基本上已名存实亡。为了镇压起义,朝廷不得不给予地方守牧更多的军事权力,从而为以后东汉的衰落、军阀割据战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果然,虽然起义被镇压了,国家却从此大乱。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地主纷纷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涌现出像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一批地方军阀。随后,这些人又为了吞并对手,展开了激烈的拼杀,这为以后的三国纷争奠定了基础。

3.对当时局部战争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多年的大瘟疫还对三国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整个三国时代发生瘟疫的次数多达22次,这无疑对三国时期的军事进程造成了影响。这方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当属著名的赤壁之战。众所周知,当时曹操号称拥有八十多万大军,但瘟疫的影响造成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正如《三国志》所记载的:刘备与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即使在曹操兵败北撤后,也曾感慨:“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综观整个三国时期,类似的事例并不在少数。看来,如果没有瘟疫的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种局面。

大瘟疫的直接后果就是黄巾起义的爆发

赤壁之战遗址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瘟疫

4.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可谓源远流长,而它正是在不断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在汉代,众多典籍中对瘟疫的记载都很详细,其中关于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传染病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在瘟疫流行期间,一些医学家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都成了医学史上宝贵的财富。其中最著名的医学家,当推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在总结治疗疫病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流传千年的名著《伤寒论》,这也是一部对两汉时期流行瘟疫治疗方法的总结性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