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理论简介

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理论简介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这个观点,明茨伯格进行了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当时流行的观点并不一致。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纲要。表1-3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续表1-3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为了和组织成员协作互动,为员工提供导向,并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需要管理者扮演人际关系型角色。“联络者”这一角色要求管理者对组织内外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联系并协调。

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理论简介

管理者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期,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树立了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其他学者的研究均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在这里,我们主要对明茨伯格的研究进行阐述。

长期以来,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管理者在做决策之前,总是深思熟虑,并且仔细和系统地处理信息。针对这个观点,明茨伯格进行了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当时流行的观点并不一致。他发现,经理们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深思熟虑地思考,而是经常停下工作——超过半数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持续时间不到9分钟,他们陷入了大量的、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模式的、短期的活动中。

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纲要。在这个纲要中,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如表1-3所示。

表1-3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

续表1-3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为了和组织成员协作互动,为员工提供导向,并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需要管理者扮演人际关系型角色。

人际关系型角色中的第一个就是“挂名首脑”。它是管理者所在组织或部门的象征,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均扮演着这一角色。该角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下属发挥出高绩效,管理者还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它要求管理者充分履行其领导职责,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计划地培训、指导下属,促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www.xing528.com)

“联络者”这一角色要求管理者对组织内外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联系并协调。对于组织内部,管理者主要负责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活动。对于组织外部,管理者要维护组织的外部关系网络,与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等保持良好的关系,为组织争取更多的稀缺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外部关系网络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处于信息交流的中枢地位,从而获得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特权。作为“监听者”,管理者不停地监测环境、探问各种联络者及下属,以获得完整的信息。但是,通过这一角色所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是口头形式的,因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成为这一角色的关键

作为“传播者”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传递给无缘知道信息的下属。当各下属之间由于某种原因难以沟通的时候,管理者便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作为“发言人”的管理者负责向组织外部的人员传递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必须决定将从事何种项目或计划,决定怎样利用资源以提高组织绩效。

当发生了可能会影响组织运作的突发事件或者危机时,管理者需要扮演“混乱驾驭者”的角色,通常也称为“救火员”。

管理者的“资源分配者”的角色集中体现了管理者职位的权限,要求管理者对资金、时间、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管理者还必须扮演“谈判者”的角色,以便与组织内外部各种人员在资源分配方面达成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