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烹饪概论:揭示中华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中国烹饪概论:揭示中华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上经历过生食、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中华民族饮食文明从元谋人开始,已有170万年历史。其生食、熟食、烹饪三阶段的划分,基本上是以50多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以及1万年前发明陶器和用盐作为界标。这便是中国饮馔史上的“生食”阶段。中国社会进入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切又为烹饪术的诞生准备了社会条件。

中国烹饪概论:揭示中华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饮食,这种人类机体与其生存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生活现象也就产生了。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上经历过生食、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

中华民族饮食文明从元谋人开始,已有170万年历史。其生食、熟食、烹饪三阶段的划分,基本上是以50多万年前北京人学会用火,以及1万年前发明陶器和用盐作为界标。换句话说,中华民族的生食阶段有120多万年,熟食阶段有50多万年,烹饪阶段约有1万年。

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出现了最早的直立人群——元谋人。元谋人和60多万年前出现的蓝田人、50多万年前出现的北京人,在考古学上统称为“猿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基本是:数十人群居于洞穴中或树干上,利用简陋的石器或木棍集体捕猎野兽,共同采集植物的块根或籽实,平均分配食物;饮食方式是“茹毛饮血”“活剥生吞”。这便是中国饮馔史上的“生食”阶段。(www.xing528.com)

在50多万年前,先民学会了用火。熟食阶段的用火,主要表现在利用自然火、保存与传播火种、人工取火三个方面。这时候的制熟食物的方法增多了:有的直接在火上烤;有的焐在热火灰中烤;有的包了草叶和稀泥再烤;有的是烧烫石板后烤;有的是将食物和水置于小洞穴中,不断投入滚烫的石子提高水温,促使食物成熟;还有的是利用晒得发烫的砂石“焐”熟食物。对此,烹饪界一律名之曰“火炙石燔”。

中国社会进入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氏族公社形成后,随之出现小的聚居点和商品原始交换活动。这一切又为烹饪术的诞生准备了社会条件。特别是出现了适用的刮削器、雕刻器、打磨的石刀与骨锥,有利于对动物体的分割;发明了摩擦生火,有利于火的利用;学会了烧制瓦陶,有利于食物的烹煮;发现了盐以及梅子、苦果、野蜜和香草,有利于改善食物的滋味。从此之后“烹饪之道”才基本齐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