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中的饮食象征-《中国烹饪概论》解读

礼仪中的饮食象征-《中国烹饪概论》解读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食礼仪制度于周初在政治、伦理、礼乐精神诸方面都已具备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影响着其后数千年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而日常饮食行为是体现孝亲的最佳象征形式,孝亲行为也就成为饮食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食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整套进食礼仪制度。饮食活动的孝亲尊老制度构成了睦族合邦的象征语言。这种制约疏导作用,在饮食礼仪制度中展示得最充分完美,宴饮因之增添了一种文质彬彬的礼乐象征的特色。

礼仪中的饮食象征-《中国烹饪概论》解读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的生成,至少可追溯到西周。饮食礼仪制度于周初在政治伦理、礼乐精神诸方面都已具备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影响着其后数千年中国人的饮食活动。

(一)敬德与贵民的象征

中国早期文化中的“德”,具体内容大都体现于政治领域。在君主制下,政治道德当然首先是君主个人的道德品行与规范。周初,人们对前代君主在饮食活动中的种种不德表现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周人把殷商亡国原因直接归结于殷人嗜酒的不德之风,认识到君主个人德行对维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使君主制下的规范约束诉诸道德的力量,这是周人以“敬德贵民”为旗帜,在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饮食行为方面移风易俗的真正目的。为此,周人提出“德”的概念,“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是周人端正饮食礼俗的理论依据,也是后世评判人君饮食行为是否符合礼制的重要原则。

在敬德方面,周人对前代遗留的嗜酒之风首先加以控制。周公遣康叔在卫国宣布禁酒令——《酒诰》,制定禁止官员聚饮的条例,规定酒器的大小。如觚,是当时指定酒器之一,觚、孤同音,有寡少之义,也有诫人少饮之意。饮酒之风渐起,至春秋,觚的实际容量已超规格,故孔子感慨道:“觚不觚,觚哉,觚哉!”尽管如此,因礼数制约,饮酒活动的敬德精神在古人身上并未尽弃,人们通过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礼仪礼节自觉控制,以昭酒德。

如果说饮食礼制加大了对酒的控制,重在象征敬德,那么食礼所倡导的俭食非奢则立足于贵民。殷人贪食尚奢的实例很多,后人时常引以为戒。《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有这样的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饕餮之名由来已久,周人将其形象铸于鼎上,告诫进食者对饮食要有节勿纵。

(二)孝亲与尊老的象征

在古人饮食礼制中,“恭”“让”的具体德行,显示亲睦、协和的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象征隐喻作用。

中国古代最早也最突出的伦理规范就是“孝亲”。统治者十分看重孝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由孝亲推及为忠君。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君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种伦理——政治系统的结构特征,形成了中国社会独有的“家国同构”格局。而日常饮食行为是体现孝亲的最佳象征形式,孝亲行为也就成为饮食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礼记》对日常饮食的孝亲仪节多有涉猎,如“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妇佐馂如初”,意思是:如果父母健在,他们每天的早饭和晚饭,要由儿子和儿媳们帮助,并吃他们剩下的饭。如果是父亲去世而母亲健在,每天的早饭和晚饭,就由长子在旁照料,而母亲吃剩下的,由弟弟和弟媳来吃。另外孝亲所进之食,首先要想到老人的饮食习惯,尽量使食物鲜、美、润滑、酥烂、适口、易嚼、易咽、易于消化。在进食过程中,也形成了一整套进食礼仪制度。《礼记》还记录了周文王当世子的时候是如何侍奉父亲的:“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意思是:早晚饭菜端上来时,世子一定会察看饭菜的凉热是否合适;饭菜撤下来时,世子要问父亲吃得怎样。一定要知道父亲下顿饭菜该进什么,该向掌厨官员交代什么,然后才能离开。(www.xing528.com)

在宗法制度下,孝亲与尊老养老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因此,人们将孝亲推及尊老养老。和孝亲一样,尊老养老在日常饮食活动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周“八珍”具有嫩烂滑软、易嚼易咽的特点,是专用以事亲奉老的美馔。饮食礼制还规定了许多尊老的仪节,如“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意思是陪着长者吃饭,如果主人亲自布菜,要拜谢之后再吃;如果主人不亲自布菜,就不必拜谢,可以径自动手取食。“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意思是:陪伴长者饮酒,看见长者将给自己斟酒就要赶快起立,走到放酒樽的地方拜受。长者说不要如此客气,然后少者才回到自己的席位准备喝酒。长者尚未举杯饮尽,少者不敢饮。长者有所赐,作为晚辈、僮仆就不得辞让不受。“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意思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坐着,五十岁的人站着侍候,听候使唤,这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六十岁的人上三个菜,七十岁的人四个菜,八十岁的人五个菜,九十岁的人六个菜,这表示对老人的奉养。百姓懂得尊敬年长者,懂得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在家里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到社会上才能尊敬年长的人和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形成教化。形成了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

古代君子教导人们做到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办法,并不是挨家挨户地每天不断地去耳提面命,而是只要在举行乡射礼时把人们召集起来,把乡饮酒礼演示给他们看,就可以培养他们养成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风气。孔子曾对此感慨道:“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在孔子看来,事亲尊老,合乎仪节,实现王道就很容易。无怪乎后世统治者对此问题相当重视。饮食活动的孝亲尊老制度构成了睦族合邦的象征语言。春秋以降,这种通过合欢聚众的象征意义已变得不简单了,除强化宗法制度以外,政治目的越来越明显,即稳定民心,强化社会秩序,形成一个长幼有序、孝亲尊老、层层隶属、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

(三)晏饮与礼乐的象征

在古代,“乐”本是“礼”的组成部分,分而言之,有礼有乐,合而言之,礼中有乐。《周礼》载大司徒用十二种方式教育人民时就有“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用乐教民和睦,人民就不会乖戾)之说,这里的“和”是说音乐能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妥协中和,使社会各阶级亲睦和爱,使在宗法制度下用“礼”所明示的尊卑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序的差异和对立,通过“乐”的象征语言调和起来。这种制约疏导作用,在饮食礼仪制度中展示得最充分完美,宴饮因之增添了一种文质彬彬的礼乐象征的特色。

周人所谓的“乐”,往往指音乐、舞蹈、诗歌结合的艺术形式。而《诗经》三百零五篇,既是诗,又是歌词,大多为周、鲁太师及乐工记录保存,孔子则进行了整理。“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后人在饮食中常举乐而歌,一方面是“侑食”之需,另一方面旨在象征“为政之美”。

在日常饮食活动中,尊天事祖的象征行为也时有体现。古人进餐前有个重要礼节,就是向先祖敬祭食之礼,“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意思是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上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直到依次行祭完所有食物。食前祭祖仪节颇似西方人的餐前祷告,但有质的不同,西方人的餐前祷告是把祈求或报答寄语于上帝,几乎没有人间烟火的味道;而中国人的餐前祭食是报祖念本,它与治世之道和好礼从善密不可分,其内容是现实的,其心态是朴实的。饮食礼仪的象征语言又无不蕴含着先民的礼乐精神,作为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尊卑贵贱长幼之序,又无不通过宴饮过程中的祭食仪节这种象征形式得以充分体现。食礼中的祭祀仪节除了隐喻人神沟通之目的,还能使人具有内在的道德风范和好礼从善的欲求,进而构成一个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层层隶属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