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长规律和体格测量指标-生命早期营养精萃

生长规律和体格测量指标-生命早期营养精萃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衡量体格生长的指标通常选择有代表性、易于测量、可用数值表示、便于做统计分析处理的计量指标。因体脂和体液重量易受疾病影响,使体重易于波动,故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顶臀长(坐高):与上部量的意义相同,主要反映脊柱的生长。头围是筛查婴幼儿潜在脑发育或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常用指标。

生长规律和体格测量指标-生命早期营养精萃

衡量体格生长的指标通常选择有代表性、易于测量、可用数值表示、便于做统计分析处理的计量指标。常用的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为连续变量,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

1.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骨骼、内脏、体脂、体液为体重(weight)的主要组成成分。因体脂和体液重量易受疾病影响,使体重易于波动,故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在评估营养状况的变化时,2次随访之间体重是否增长是很重要的信息。体重过轻可能涉及能量和营养素供给不足、器官功能紊乱或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摄入障碍或吸收异常;反之则提示可能是超重肥胖。

2.身材

身长(高)、顶臀长(坐高)指距等为身材(stature)的指标。

(1)身长(高):为头、脊柱、下肢的总长度。仰卧位测量为身长(length),≤3岁的儿童测身长;立位测量为身高(height),年龄>3岁儿童测身高。同一儿童身长测量值>身高测量值,相差约0.7~1 cm。

身长的增长又称线性生长,直接反映机体非脂肪组织(fat-free-mass)的增长,非脂肪组织的生长潜能主要受遗传决定。正常儿童如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使生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即身长(线性生长)反映生长潜力。短期的疾病或营养问题不影响身高(长)增长;长期、严重的营养问题可影响婴幼儿身长增长;年长儿身高发育主要受种族、遗传、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身长(高)的增长较体重稳定,以身长(高)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更为准确。

身高的增长在婴儿期青春期出现2个生长高峰。足月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 cm(46~53 cm);生后第一年内增长最快,约增加25 cm,前3个月增长11~12 cm,大约等于后9个月的总增长值;以后逐渐减慢,第二年约增长10 cm,2岁末身长为85~87 cm;2岁后身长(高)的增长较稳定,平均每年增长5~7 cm。

(2)顶臀长(坐高):与上部量的意义相同,主要反映脊柱的生长。与身长(高)测量体位一致,婴幼儿测顶臀长(crown-rump length),年长儿测坐高(sitting height)。不同的年龄阶段,头、脊柱和下肢的增长速度及所占身高的比例不同。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到青春期时,下肢生长最快。由于下肢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也随之下降。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4岁时占身长60%;6岁以后则小于60%。一些遗传、内分泌疾病可使身体的某些部分比例失常,因此测量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新生儿上部量占60%,下部量占40%,身高(长)的中点在脐上;1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下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之间;12岁左右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缘。(www.xing528.com)

(3)指距:为双上肢与躯干纵轴垂直伸展时中指间的距离,反映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儿童指距(span)<身长(高)1~2 cm。

3.头围

头的最大围径为头围(head circumference),反映2岁内儿童脑发育和颅骨生长的程度。头围是筛查婴幼儿潜在脑发育或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常用指标。通过婴幼儿期定期测量头围,可以及时发现头围过大或过小的异常现象,以便进一步的医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早干预治疗。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 cm;1岁时平均为46 cm;2岁时48 cm;5岁时约为50 cm;15岁时53~54 cm,与成人相近。

4.胸围

胸围为平乳头下缘经肩胛骨下角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和肺的生长。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生长与上肢运动、肌肉发育有关。胸廓在婴儿期呈圆筒形,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2岁以后其左右径逐渐增大。在胎儿期,胸廓相对脑的发育慢,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 cm,平均为32 cm(头围为34 cm);在婴儿期增长最快,1岁末胸围与头围相等,大约为46 cm;第二年约增加3 cm;3~12岁胸围平均每年增加1 cm,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周岁数减1;到青春期增长又加速。头、胸围生长曲线交叉年龄与儿童营养状况、胸廓发育情况有关。

5.上臂围

上臂中点绕皮肤一周的围径为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情况。WHO建议在无条件对体重和身长进行测量的情况下,可用上臂围值筛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上臂围值>13.5 cm为营养良好,12.5~13.5 cm为营养中等,<12.5 cm为营养不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