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陆文明vs海洋文明:中国古代的差异

大陆文明vs海洋文明:中国古代的差异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说华夏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时,立刻就会有人举出中国历史上海洋文明的众多记录,否定这种区别。其实如上所述,中国古代文明中灿烂的航海历史,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这绝不能证明海洋成分曾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大陆型与海洋型文明的差异,同样反映在古代地理学的不同。海洋文明的概念,是西方与我国传统地理学相区别的一大特色。

大陆文明vs海洋文明:中国古代的差异

当我们说华夏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时,立刻就会有人举出中国历史上海洋文明的众多记录,否定这种区别。其实如上所述,中国古代文明中灿烂的航海历史,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这绝不能证明海洋成分曾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上的分歧,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世界文明发展途径的多样性了解不足。

前面说过希腊文明源自爱琴海,其实西欧后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海洋为中心展开的。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古希腊马其顿王国,或者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是围绕地中海周边分布的,海就在中间。中国历史上苦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欧洲可以相比的是北欧海上的维京人,从8到11世纪维京人的海盗征战,改写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14至17世纪,在欧洲垄断贸易并起过重要政治作用的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也是以德国北岸的卢贝克港为中心,由围绕波罗的海的城市联合而成的。我们对欧洲文明首先是从洋炮和洋货开始认识的,对这种文明如何围绕海洋发展起来的历史,大家都比较陌生,也不大清楚这与古代中国围绕大河流域、在大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文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区别。

例如,战争,作为历史之曲的最强音,很能反映这种区别。在以古希腊为起点的西方文明中,海战比例之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荷马史诗》记载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传说中有关古希腊战争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段,现已证明属于史实。希腊军队围攻特洛伊城10年不下,最后用木马计破了城。然而,这场大战是跨海之战,希腊方面动用了上千条战船攻打特洛伊;而攻陷特洛伊的英雄奥德赛,在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这与中国历史不同:著名的涿鹿之战,黄帝炎帝部族与蚩尤部族争夺中原地带,是发生在河北涿县一带的典型陆战;而我国著名的水战,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江上之战。其实,一部欧洲发迹史,整个溅满了海战的鲜血。英国就是在16世纪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英荷海战夺取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才建立起海上霸权的。

每个古老民族都有洪水的传说,这些传说也都带有不同文明的烙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基督教文明中有关洪水的故事。近年来,美、俄两国学者合作研究,在黑海陆架取得250个以上的沉积柱状样,发现是冰期以后地中海海面上升,远远高于当时还是淡水湖的黑海湖面,距今7 600年前海水终于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灌入黑海海盆[12],而这正是“诺亚方舟”传说的原型。[13]我国历史上的夏禹治水,说的是河流流域的大洪水,反映了我国文明的特色。而《旧约》中涉海的故事并不以诺亚方舟为限,“出埃及记”中的渡过红海,“约拿书”中的海上风暴,都属此例。两者相比,也正是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一种表现。(www.xing528.com)

大陆型与海洋型文明的差异,同样反映在古代地理学的不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66或472—527)在《水经注》中记述了1 252条河流,是水文地理的经典著作,这些都代表大陆文化在地理学上的辉煌成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北起燕、晋,南至云、贵、两广,遍游名山大川,考察地质地貌,水文、植物,虽然也曾到达海边,而其目标还是在山川。相比之下,西方的经典学者如德国的亚历山大·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在秘鲁考察时,就发现和测量了南太平洋东部边界流——秘鲁寒流,也称为“洪堡德海流”;美国革命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在1770年第一次绘出了墨西哥湾湾流图。[14]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多地介绍古代航海的纪录见闻,从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到清朝谢清高的《海录》[15],但重点都在海外岛屿人文介绍,并不涉及海洋探测。海洋文明的概念,是西方与我国传统地理学相区别的一大特色。

图3 美国革命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料图片)

图4 富兰克林所绘的墨西哥湾湾流图(19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