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刑事诉讼法:审判公开原则及例外规定

刑事诉讼法:审判公开原则及例外规定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作为一项民主的审判原则,审判公开已为现代各国立法的普遍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审判公开也存在例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审判公开原则及例外规定

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活动,除法庭评议秘密进行和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必须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我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就公开的内容而言,审判公开包括审理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审理过程公开就是要公开开庭,当庭调查事实和证据,当庭进行辩论;审判结果公开就是要公开宣告判决,包括公开判决的内容、判决的理由和依据。

就公开的对象而言,审判公开包括向当事人公开和向社会公开。向当事人公开要求法庭开庭审理,而不得进行书面审理,对案件事实与证据的调查应当在当事人的参加下进行。向社会公开就是允许公民到场旁听审判过程,允许记者向社会公开报道审判活动和审判结果。

审判公开将审判活动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保障刑事审判的质量,保障审判的公正性;有利于增强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的权威性;有利于宣传法制,增强民众的法制意识。作为一项民主的审判原则,审判公开已为现代各国立法的普遍规定。(www.xing528.com)

需要指出的是,审判公开也存在例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理。①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其目的在于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利益。哪些事项属于国家秘密,由办案人员根据保密法确认。②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目的在于保护特定案件中公民(被害人、证人或其他公民)的隐私,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其他后果。③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④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这种类型的案件,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