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七大举措

教育部: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七大举措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宝生部长讲得很对,教育部历年来的减负政策减掉的是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提出7条举措。只有教育部门和学生的心愿保持一致,才能做到真正的减负。但教育部门也不愿意看到因减负而导致教学成绩下降的情况。为什么我把给学生减负当作一种爱学生的表现呢?

教育部: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七大举措

许多教师笃信熟能生巧,所以刷题成了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到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的时候,先是忙着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然后腾出大量时间搞题海战术。也有的教师把这种功夫下在平时,课后书面作业一直很多,学生叫苦不迭,痛苦不堪。

2018年两会中,陈宝生部长多次接受记者采访,其中专门谈到减负问题时说:“这里我要讲清楚一些概念,一个是什么叫负担?我们讲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我们把它叫作负担。在这个以内的,我们把它叫作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

陈宝生部长讲得很对,教育部历年来的减负政策减掉的是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是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一直没有真正减下来。为啥?一个是教师们认为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不努力不刻苦怎么能行;二是课业负担重一点,考试成绩就会好一点。许多家长也认同这个观点。

在这件事情上我也有过思想上转不过弯来的时候。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提出7条举措。东营广播电台的记者到学校来采访,我和记者之间有过一段很“智慧”的对话。记者要我谈一下对减负的认识,我却反问道:“记者同志,你们电台曾经宣传过无数的先进工作者,无数的劳动模范。那么,你们在描述他们的工作状态时,或者说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大多是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成语呢?”记者微笑着,并不回答我的话。我继续说:“据我所知,大概不外乎‘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等等之类吧?”

她颔首默认。我接着说道:“这就是成绩取得的一般途径。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放清香嘛!其实孩子们的学习也是这样。既要玩得好,又要学得好,轻松不费力,这是神童,凡夫俗子可做不到。”“这不过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不要出现在你的采访内容里。你真正需要的采访内容在这里。”我把学校的7条“减负”措施给她读了一遍,并且给了她一份书面稿。整个采访过程,除了一句“你讲得有道理”,记者几乎没有说过其他的话。

20年过去了,我现在的观点不再停留在当年的狡辩上,但没有能力去改变一校一地区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教师依旧实行题海战术,美其名曰“刷题”,认为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措施。学生的书包依旧很重,家长会给孩子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只有教育部门和学生的心愿保持一致,才能做到真正的减负。但教育部门也不愿意看到因减负而导致教学成绩下降的情况。(www.xing528.com)

在现实中,有没有“低负担、高质量”的典型呢?当然有,只是很少而已,形不成以点带面的效应。一是这些教师的教学素质极高,二是对学习方法研究得很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颇有策略,但是不能被推而广之。因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想观点达不到名师的水准,依赖的只能是题海战术。熟能生巧的“熟”永远在路上,是眼前的苟且,“巧”还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我多次组织和参加过教学质量分析会,发现教师谈的多是训练不到位、复习时间短等问题,言外之意就是题海战术运用不得力,没有一位教师谈学生课业负担承受力、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身体健康如何受影响等问题。我发言的内容会“顾左右而言他”,避开如何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转而谈爱护学生。

为什么我把给学生减负当作一种爱学生的表现呢?因为我知道提高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个人的追求,而不是学生个体的追求;学生追求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希望教师能够给予他“学习不算累、成绩也很好”的诀窍,至于全班成绩如何,在学生心里并不重要;老师想的和学生不一样。我们要站在国家和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坚决拥护和执行教育部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有为国育才的思想;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不使学生家庭作业天天连篇累牍,连他们的寒暑假也因学习任务重而变得毫无假期意义,减少学生因课业负担重而长时间持续用眼导致的眼睛疲惫不堪、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状况;布置作业时讲求趣味性、时效性,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不出现厌学情绪和学习倦怠;向那些“低负担、高质量”的教师学习,提高“当高明师父”的本领,研究如何精讲、精练的策略,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当作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如此足矣。

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这样的教师一定会是一个有智慧的、学生喜欢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