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校设备支持与管理挑战

职校设备支持与管理挑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26职业学校的资产分类由于设备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硬件设备的维护业务所需求的人员队伍能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改变,使设施设备支持的主要矛盾转向人员技术能力不足,这最终可能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挑战。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忽视“老”设施设备的价值评估,从而降低了这些设施设备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

职校设备支持与管理挑战

职业学校日常运行的需求有生活学习两个方面,都需要系统设施与设备的支持。

(一)基于有效运行的设施设备支持模式

1.管理的边界。

及时有效的服务不仅包含固定资产的配置,也包含日常运行耗材的及时供应保障(见图6-26)。

在通常情况下,对“硬件”的认知主要是对实体物化资产的认识。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发展,各类软件系统、AR(增强现实)、VR设施与设备也在不断增多,对教育教学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虚拟现实的设施与设备也必然被纳入学校资产管理的范畴

2.以保障有效使用的设施设备管理模式。

设施设备的使用是其支持教育教学的具体体现,保障设施设备有效、高效地使用,是设施设备管理的目标要求。这种管理理念所定位的设施设备支持模式突出的是设施设备运行性能的保障。由于不同设施与设备的运行寿命不同,性能的稳定性以及运行环境的要求均有差异,故通常按维护、检修的频率、难度划分管理类别,建立运行故障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同时配置适当的维修人员,以报修应答时限评价其支持教学的服务质量水平。

图6-26 职业学校的资产分类

由于设备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硬件设备的维护业务所需求的人员队伍能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改变,使设施设备支持的主要矛盾转向人员技术能力不足,这最终可能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挑战。(www.xing528.com)

(二)基于生命周期设施设备支持模式

必需、够用是设施设备支持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某些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低下甚至长期闲置。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忽视“老”设施设备的价值评估,从而降低了这些设施设备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

基于生命周期的设施设备支持模式与基于有效运行的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基于生命周期的设施设备支持模式高度关注建设期与淘汰期两个阶段中对设施与设备的价值评估。建设期是从需求的提出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又可能细分为需求论证、选型(方案)论证、招标采购、合同实施、合同验收等若干个子过程。需求论证需要关注的是必要性,包括与专业及其规模的适配性问题;造型(方案)论证则关注的是前瞻性与性价比问题,特别是更新迭代速度极快的信息技术设施与设备,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中、远期目标,纳入学校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的范畴进行评价。淘汰期也需要对设备的价值进行再认定,特别是与学校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具有物证价值的“老”设施设备,即使没有在一线领域支持教学,但仍可发掘其历史价值发挥其作用。评估确定的不能继续有效支持教学的设施设备,应按规定流程予以淘汰,移出现场并在资产账上销账。

(三)以服务的视角对设施设备支持的审视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为住宿生,其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住宿、交通、环境卫生、健康诊疗、困难资助等都将纳入学校服务的内容中,使传统意义上的“后勤”服务转移到直接面向学生的“前台”。这些生活服务是学校办学的必要条件,也反映出学校管理模式与管理质量水平。

生活服务管理模式有学校自主经营与外包服务模式。根据外包内容、时间还可以再分为长期承包和临时承包两种。如引进餐饮企业入校经营,在校内建立“微”市场激发不同企业的竞争,以提升师生的餐饮质量。这种外包期相对较长的外包模式,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对引进的服务主体的资质的审核及对运行过程质量的监督。而临时性的服务外包,如学生异地活动的交通保障,这种临时性的服务外包方式因需求的临时性及时间的紧迫性,对服务主体的资质难以实施精细化的考核,存在一定的风险,体现在服务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上。

学生的实习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实习单位的场地、设备作为学校设施设备的延伸和补充,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以社会角色的视角而言,实习单位与职业院校是服务的上下游关系,双方融合度不同,则对教育教学的支持程度有相当大的差异。在低水平的融合状态下,实习阶段被视为教学服务的“外包”模式,企业占据“谈判”的主导地位,因为给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的支持,所以作为有偿服务的回报,学校应为企业支付“教学服务”费用。而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下,育人的主体资源、设施与设备资源在资产的权属上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育人的目标上高度统一,设施与设备权属上的配比与分权在教学与生产的运行使用上相互交替,从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撑,这是职业教育设施与设备支持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目前还鲜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优秀范例,多数还处于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通过协议定位双方职责以支持学生职业成长的协同合作水平,远未达到人才培养的命运与共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