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研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水的这些观念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对“回归自然”的新的环境观与文化取向至今仍有启示。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新的创造,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环境艺术设计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情趣和审美要求。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如何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如何为环境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严肃的、值得环境创造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历史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研究

芬兰著名建筑师伊利尔·萨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可见,环境艺术在表现文化上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环境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科技与艺术的反映,也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一)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继承与发展

德国的规划界学术巨匠阿尔伯斯教授曾说,城市好像一张欧洲古代用作书写的羊皮纸,人们将它不断刷洗再用,但总留下旧有的痕迹。这“痕迹”之中其实就包括传统文化。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作为一种传统环境观在对中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古代民居、村落和城市的发展与形成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各种聚落的选址、朝向、空间结构及景观构成等,均受风水学的影响而有着独特的环境意象和深刻的人文含义。“风水具有鲜明的生态实用性”(美国生态设计学专家托德语);“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植树木和竹林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李约瑟语)。它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表现出一种将天、地、人三者紧密结合的整体有机思想。《阳宅十书》中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风水的这些观念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对“回归自然”的新的环境观与文化取向至今仍有启示。风水的思想和风水现象及应用的广泛性,都使得风水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华本土文化中一项引人注目的内容。

注重传统的设计风格,并能有效地将其与当地的文脉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设计能建立历史延续性,表达民族性、地方性,有利于体现文化的渊源。如果生搬硬套,就会显得拙劣,令人厌倦。环境及其建筑物是特定环境下历史文化的产物,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传统,具有明显的可辨性和可识别性。要继承和发展传统设计文化,就要注重历史环境保护。在标志性建筑和重点保护性景观的周围建立保护区(如天津上海等城市把近代外来建筑设为专门的文化保护区域)。保护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主要是有效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体量与形式等,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和不同的建筑物性质加以具体规定;同时,城市是受到新陈代谢规律支配的,作为有着强大的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在此,德国剧作家席勒的观点虽有些偏激但有其道理:“美也必然要死亡,尽管她使神和人为她倾倒。”由此,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新的创造,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环境艺术设计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情趣和审美要求。

(二)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挖掘与体现

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建筑设计领域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lfskv)所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以往被忽略的乡土建筑中的创造性方面的价值,重新被发掘出来。这些乡土建筑特色是建立在与该地区的气候、技术、文化及与此相联系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的,是长期积累存在并日趋成熟的。有人在研究非洲、希腊、阿富汗的一些特定地理区域的住房建筑之后表明:“这些地区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而且其技术与艺术本身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设计者们创作中可资利用的、具有活力的途径。”这类研究呈现两种趋向:①“保守式”趋向。运用地区建筑原有技术方法并在形式上的发展。②“意译式”趋向。在新的技术中引入地区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组织。乡土建筑、乡土环境受着生产生活、社会民俗、审美观念以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它置身于地域文化之沃土,虽然粗陋但含内秀,韵味无穷如大自然间野花独具异彩,诸多方面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待挖掘和予以推陈出新。(www.xing528.com)

(三)环境艺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

我们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但始终主要侧重于“器物”这一最初引发冲动的层面,而对这三个层面缺乏整体意识以及清晰的区分认识。在向西方学习时,总是以最好最新为追求目标,以为新就是好,但西方的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结果连追都没来得及,更谈不上消化了。这种不求甚解、盲目崇洋崇新的心态背后,是一种潜伏的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在作祟。从近些年相当一批的国内室内装饰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设计作品中,便能感受到对西方环境文化的领受和吸取往往是停留在浮光掠影般的、得其形而忘其意的表面理解上,而对于其内含的、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上,真正领会并发挥、创造出的优秀作品还远远不够。

(四)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

随着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在面对环境的日益均质化、无个性化甚至非人性化的今天,人们不再期望将自己的个体情感和意志纳入一个代表公众趣味的、整齐划一的环境中,而是开始寻求一种多元价值观和真正属于自我意识的判断。人们越来越强调创造和表现具有一定意义的空间、场所和环境,此时的“可识别性”“场所感”等词汇的诞生,都表明了人们对价值或意义的关注。另外,在环境或场所追求为正常人服务的同时,应对儿童或残障人群予以关注,才是环境服务于人性的本质体现。例如,美国《1990年残疾人法案》的颁布为公共场所商业场所制定了残疾人通行的标准,并要求在设计新的设施和对现有设施的改动中要核实相关法规并加以应用。这种体现在环境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思想深得人心,也正是当代重视大众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反映。

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地域性、时代性、综合性的反映是任何其他环境或者个体事物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在环境艺术中包含了更多反映文化的人类印迹,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增添新的内容;而群体建筑的外环境更是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上海的外滩、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纽约曼哈顿都是一些代表民族或国家形象的突出案例。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如何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如何为环境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严肃的、值得环境创造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历史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