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形象在《圣贤石刻图》中的传承与变异

孔子形象在《圣贤石刻图》中的传承与变异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贤石刻图》又称《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这组石刻共有十五石,现存十四石,其中五石残损较为严重,每石的尺寸基本相等,高38厘米,宽60厘米(图6)。根据他的题识可知,原石最初的题记本为南宋秦桧所作,但由于秦桧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为了使其“奸秽之名不得厕与圣贤图像之后”,秦桧的题记被吴纳抹掉。仅仅以两宋之际的孔子像为例,就可以看出孔子形象发生变异时画工的主动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孔子形象在《圣贤石刻图》中的传承与变异

《圣贤石刻图》又称《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这组石刻共有十五石,现存十四石,其中五石残损较为严重,每石的尺寸基本相等,高38厘米,宽60厘米(图6)。石刻成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现存完整的拓本共绘有孔子及弟子73人,每位圣人画像都配有宋高宗的赞词。这是南宋定都杭州后第一次由朝廷主导的尊孔活动,关于此石刻的制作背景,明代文人吴纳在最后一石的题识中有着简短的记载。根据他的题识可知,原石最初的题记本为南宋秦桧所作,但由于秦桧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为了使其“奸秽之名不得厕与圣贤图像之后”,秦桧的题记被吴纳抹掉。此石刻赞词书法的作者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宋高宗赵构撰写,这一点没有争议。关于人物图绘部分的作者,在国内一般认为是北宋画家李公麟所绘[15]。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为石刻后面吴讷的题识,他认为:“右宣圣及七十二弟子赞,宋高宗制并书,其像则李龙眠所画也”[16]。除了此条信息外,吴讷并没有解释图像的更多来源。吴纳题识的时间是明宣德二年(1427),也就是说,石刻的创作时间距离吴讷的题识时间已有270年的跨度,他何以能肯定那一定就是李公麟的手笔?他是遵从了秦桧的意见还是自己所做的主观判断,其并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孟久丽通过对比传为李公麟的其它流传真迹(如《五马图》、《孝经图》等),认为其笔法与李公麟相差甚远,反而与南宋初期画家马和之的风格相类似,可能是马和之的早期风格[17]。此石刻中的笔法的确和李公麟的公认作品存在不少差距,但也似乎和马和之的绘画风格有一定距离,至于是不是马和之的早期风格,我们缺少必要对比条件。面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主题传统”,人们习惯于将它冠名在大家的名下,如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等,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历代民间画工的想象及随之发生的图像变异性。仅仅以两宋之际的孔子像为例,就可以看出孔子形象发生变异时画工的主动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6 [南宋]佚名(传为李公麟):《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局部)。共十四石,每石高38厘米,宽60厘米,现存于浙江杭州孔庙。(www.xing528.com)

图7 [宋]李公麟(传):《维摩诘演教图》(局部),纸本墨笔,纵34.6厘米,横20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