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黎族土陶的再现与重构:传承、变异与发展

黎族土陶的再现与重构:传承、变异与发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黎族土陶的再现与重构,是民族艺术和文化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是民族艺术的传承、变异和发展。黎族土陶要展现其活力必须使其流动起来,不断地传出去,引进来。再现与重构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词汇,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黎族土陶也在融入汉族文化的过程中渐渐流于形式。这种开放的、和谐的文化氛围,对于海南土陶技艺延续到今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黎族土陶的再现与重构:传承、变异与发展

黎族土陶的再现与重构,是民族艺术和文化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是民族艺术的传承、变异和发展。对于民族民间手工艺而言,变异更多的是变动。这种变动可以分为3种,即改变、重组、流动。这3种变动与“传承、变异和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重构是相对于再现来说的,把历史与文化再现就必须重新将其现代化,重构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产物。但无论何时,改变都只是改变了表达形式,精神层面的话语方式必须要保存。在不同的形式中,保留着民族民间手工艺及其文化的灵魂。再现是一个进行的问题,而重构则是可以将其向前推进的过程。黎族土陶要展现其活力必须使其流动起来,不断地传出去,引进来。与时尚的更替类似,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系统之内保持民族民间工艺与手工艺的流动性,才能不断继承、不断发展。再现与重构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词汇,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其变动性与复杂性,这就使得手艺人、政府部门需要冷静分析、客观判断。

原始的土陶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它的出现也是老一辈手艺人的智慧与才能的凝聚,更是那个时代社会大众的追求与喜好。然而今天,这种民族性、手工性、原始性的传统技艺,由于其所生存的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导致了多样性和复杂的生存状态。这个生存状态的产生,与大文化背景下民族民间工艺所处的环境有巨大的关系。

每一个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都是从各自的历史中所诞生衍化而来的,但是随着市场发生改变,使得它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融合其他的东西,这种融合值得我们去更多关注。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失去自己历史的厚重,甚至会使生存受到限制。更进一步说,如果历史的东西被大众所同化,那其自身所蕴含的厚重的文明便会消失。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民族文化的形成有它的历史性。因此在文化融合的今天,这种处处危机的生存状态,使得民族民间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黎族土陶也在融入汉族文化的过程中渐渐流于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与融合,新的行为文化(指民族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宗教习惯)出现,它试图打破由本民族建立起来的传统,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形式上追求“超越”,在内容上寻求“颠覆”,在文化上以一种多元化的大范围文化席卷全球。跳出旧有的环境是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巨大冲击。文化,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具有某个民族传统的、相对独立的、甚至有些封闭的文化系统。但民族文化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中表现出来的自身的特点。传统手工艺是一种技艺的流动,无论是发展还是消亡,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动态性,不同民族之间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特点。各个民族间的手工艺正因为蕴含了自己的特点才会显得独一无二。将各民族的特点总结、交流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间手工艺。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是文化的兼容精神,一个是地域的开放精神。

文化的兼容精神,是多方位的文化融合过程,并不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兼并,也不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妥协。它是工艺与技术方面的文化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影响。发展是一个民族保持其完整性的唯一方法,那么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与先进的思维并与自身相结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文化的兼容精神,是化“他”为“我”,在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他民族的技术、工艺、观念本土化以实现自身的发展。(www.xing528.com)

地域的开放精神是文化兼容精神的外在表现,它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少数民族聚落大多周边生存着其他民族,地域的开放精神对于商业发展、劳作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南少数民族之间和谐共处互信互助,与外来的汉族一起劳作。这种开放的、和谐的文化氛围,对于海南土陶技艺延续到今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可能视而不见,地域的开放精神是民族文化保持多样性的动力。

然而在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过程中,如果摆脱原有的形式感会显得不伦不类。就黎族土陶而言,在引入轱辘成型的技术以后,正在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原始形式。这种形式感的缺失与颠覆,使得黎族土陶本身变成了一种技术层面上的依托而失去了本质。文化的传承需要继承与创新,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坚信的事实。也有一些手艺人认为继承文化精神比继承技术要实际得多,他们无法容忍手工艺在形式上的变革,依然坚持着旧有的一切。

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与大众产品是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完全不同。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背后隐藏着历史的痕迹,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大众产品是停留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中的“中间产品”,可以说背后是没有底蕴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具有情怀的东西,这种情怀的继承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继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