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智能规划

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智能规划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背景差异,能否从通勤联系等功能联系入手研究上海与周边长三角城市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特征,这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将通过对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联系分析,从城市之间功能联系入手认识上海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巨型城市区域内发生跨城功能联系对空间结构影响,进一步对上海都市圈的规划内容、规划重点展开讨论。

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智能规划

S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Coordination Area from Perspective of Inter-City Functional Links

钮心毅 王垚 刘嘉伟 冯永恒

摘 要 本文从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跨城通勤联系分析入手,讨论了上海与周边城市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相应的上海都市圈规划策略。通过对上海与周边各个城市流入、流出通勤的特征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已经扩散到周边城市,而且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通勤联系呈现明显的双向特征。高频次的跨城功能联系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有着显著影响,上海与周边城市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已经出现了功能多中心的趋势。上海都市圈的规划应关注跨城通勤等跨城功能联系及其对空间结构的影响,需要将支持跨城功能联系的空间体系纳入规划内容。

关键词 巨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上海都市圈;跨城功能联系;功能多中心

原载于《城市规划学刊》2018年第5期。(www.xing528.com)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与相邻长三角城市已经共同形成了空间形态上的城市密集地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将上海周边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城市作为上海同城化都市圈,积极推动紧密的近沪地区及周边协同形成同城化都市圈格局。在推进长三角深度融合背景下,规划主管部门也已经开始推进相关都市圈规划编制、政策的制定。准确认识上海与近沪地区周边城市实际联系状况,是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的基础,是规划实践的现实需求。

21世纪初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密集地区的空间形态提出了新的概念。Scott(2011)提出了城市区域(city region),霍尔等(2010)提出的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mega-city region)。上海与周边城市组成的城市密集地区符合“城市区域”概念的描述,全球化城市区域也已经成为规划目标。一般认为通勤是城市功能的最佳代理(Rain,1999),国际上对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关系通常使用通勤联系反映的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界定(Kloosterman et al,2001;Parr,2004;Vasanen,2012)。针对城市密集地区的巨型城市区域,也是采用跨城市的通勤联系认识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空间相互作用,由此来定义和认识城市密集地区的多中心特征(Goei et al,2010;Limtanakool et al,2009;王垚 等,2017),已经成为对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一般途径。

“都市圈”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常见的热门用词。在规划实践语境中的“都市圈”概念基本接近国际学术界中的“城市区域”概念。虽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都市圈是由一个综合功能的特大城市、以其扩散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大中小城市共同形成,是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城市功能区,都市圈在地域上小于“城市群”,是“城市群”的核心(张京祥 等,2001;袁家冬 等,2006)。这一概念已经在规划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规划实践中各地相继出台过多个都市圈规划,但在都市圈规划应关注内容、规划重点仍未形成共识(崔功豪,2010)。目前对上海与周边城市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研究已经引起关注,但还是从传统圈层结构认识上海都市圈形态与功能,用交通等时范围、企业总部分支的联系解释上海与近沪地区周边城市的关系(张萍 等,2013;陈小鸿 等,2015;郑德高 等,2017)。

由于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背景差异,能否从通勤联系等功能联系入手研究上海与周边长三角城市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特征,这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将通过对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联系分析,从城市之间功能联系入手认识上海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巨型城市区域内发生跨城功能联系对空间结构影响,进一步对上海都市圈的规划内容、规划重点展开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